龙洞石窟 :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以东15千米处山水之间。造像主要分布龙洞的东西出口及洞外壁,编为8号。第1号为3组4米以上的大像,3号圆拱龛下方有东魏天平二年(535)汝阳王元暹及乞伏锐等造弥勒题记,8号五尊像旁原有隋大业三年(607)题记。西岩缝内有趺坐之西方三圣等4组像,形体丰满,衣饰简洁,是山东地区隋代造像杰作。
龙洞石窟 :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以东15千米处山水之间。造像主要分布龙洞的东西出口及洞外壁,编为8号。第1号为3组4米以上的大像,3号圆拱龛下方有东魏天平二年(535)汝阳王元暹及乞伏锐等造弥勒题记,8号五尊像旁原有隋大业三年(607)题记。西岩缝内有趺坐之西方三圣等4组像,形体丰满,衣饰简洁,是山东地区隋代造像杰作。
水浴寺石窟 :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寺后坡村西北约200米处的鼓山东坡,计有石窟两所、摩崖造像数龛、瘗窟两个,方向基本为坐北朝南。摩崖造像残毁严重,系隋、唐、北宋等时代补凿,以凿于北齐武平(570~57..
南响堂山石窟 :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彭城镇东约1.5千米的鼓山南麓,共计7个窟,全部雕凿于北齐。据近年在第2窟新发现的《釜山石窟之碑》记载,石窟由灵化寺比丘慧义草创于北齐天统元年(565),权贵高阿那..
黄石崖石窟 :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郊螺丝顶山西麓,现存1大窟与28龛,造像约79尊。有北魏正光(520~525)至东魏兴和(539~542)纪年题记8则(残泐1则)。大窟原系自然岩洞,东西两壁雕三铺佛菩萨像。佛像多饰项背光与飞..
偃师水泉石窟 : 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寇店乡水泉村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崖上。石窟约营创于北魏孝明帝初期(约516~517)。石窟西向,敞口,平面呈纵长方形,平顶,系一天然溶洞凿就。窟宽4.8米,进深6.5米,高12米..
川子河石窟 :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山崖处。初建于唐景龙二年(708),五代、宋、金、明、清续建。现存石窟7个,窟前盖有木结构前室3间。主窟1号窟,系最早的洞窟。平面方形,窟深10.7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