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水泉石窟

    偃师水泉石窟 :

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寇店乡水泉村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崖上。石窟约营创于北魏孝明帝初期(约516~517)。石窟西向,敞口,平面呈纵长方形,平顶,系一天然溶洞凿就。窟宽4.8米,进深6.5米,高12米。正壁雕造二身立佛像,其中南侧立佛仅存半身。北侧立佛高约5米余,头上部略残,双手残缺。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衣纹多平行线条,下摆褶纹细密,其整体形象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两侧壁立佛相似。窟口南侧现存螭首造窟记碑刻1方,文字残蚀严重。上刻比丘昙覆“为皇帝陛下、皇太后敬造石佛”的发愿文。此皇帝、太后即北魏孝明帝和胡太后。窟内两侧壁面小龛密布,多为北魏雕造,有熙平二年(517)、永安二年(529)、永熙三年(534)及西魏大统二年(536)等纪年题记。龛楣雕饰华丽,有佛传故事、缠枝葡萄纹饰等;形制有圆楣、盝顶、尖楣及帷幕龛等。南壁一圆楣龛,楣饰兽头衔华绳,龛内一坐佛胁侍二菩萨,主佛方台座侧夹侍双狮。北壁窟口处数十个小龛,主尊以交脚弥勒菩萨居多。这些装饰华丽的小龛多模仿龙门古阳洞宣武帝时期式样,但也不乏创新之作,如在尖楣中雕饰双翼以及主佛衣摆两层中间呈4个圆角相对称的样式,为它处所罕见。

为您推荐

偃师辛村墓壁画

偃师辛村墓壁画 : 偃师辛村墓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辛村,1991年发掘。该墓为空心砖墓,坐北面南,由主室和两耳室组成,其中主室被两道隔梁分隔成前、中、后3室。壁画分绘于主室两隔梁正面、中室东西壁和前室..

偃师水泉石窟

偃师水泉石窟 : 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寇店乡水泉村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崖上。石窟约营创于北魏孝明帝初期(约516~517)。石窟西向,敞口,平面呈纵长方形,平顶,系一天然溶洞凿就。窟宽4.8米,进深6.5米,高12米..

川子河石窟

川子河石窟 :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山崖处。初建于唐景龙二年(708),五代、宋、金、明、清续建。现存石窟7个,窟前盖有木结构前室3间。主窟1号窟,系最早的洞窟。平面方形,窟深10.7米、宽..

万佛洞石窟

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 :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东7.5千米的泾河之北岸。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与北去45千米的庆阳北石窟寺适成对称,同由北魏泾川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的南北对应的一对石窟,故称南石窟。现存洞..

白佛山石窟

白佛山石窟 :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须城乡焦村以北1千米处。现存4个洞窟,造像138躯。第1窟自然岩洞加工凿成,主像亦依山就势,善跏趺坐,通高达7.5米,造型较呆板,但两壁百余小龛分组造佛、菩萨、弟子像,..

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 :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城东6千米处的漆水河南岸。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唐永徽四年(653)大规模续建。石窟是隋唐时期为皇帝赴麟游避暑礼佛建造的,故现存造像多为隋唐时雕凿。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