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浴寺石窟

    水浴寺石窟 :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寺后坡村西北约200米处的鼓山东坡,计有石窟两所、摩崖造像数龛、瘗窟两个,方向基本为坐北朝南。摩崖造像残毁严重,系隋、唐、北宋等时代补凿,以凿于北齐武平(570~576)年间的西窟最为重要,其次为东窟及东山瘗窟。西窟为中心柱窟,窟外顶部尚残存有覆钵形雕饰痕迹,窟门两侧二力士已残毁。窟宽5.35米,高4.9米,进深5.5米。中心柱三面各凿大龛1个,背面下部为通道。同时东西两壁中央各凿一大龛,此种布局突破了南北响堂仅在中心柱凿主龛的形式。柱身三大龛俱雕饰以平顶床帐式龛,东西两壁大龛则为盝顶帷幕式样。造像组合为柱身三龛皆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之5尊式,三世佛题材,其中倚坐的弥勒佛主尊位于中心柱东面。东西两壁大龛为一坐佛二菩萨三尊式。该窟最显著的特征还在于前壁两侧向东西两壁以及后壁延伸的数层、浩浩荡荡的供养人行列礼佛队伍大型浮雕,共雕出的供养人实体计350躯,堪称北朝最大的供养人行列礼佛队伍。在后壁左上侧雕有定光佛授记佛本生故事一龛,并有该窟重要邑主之一的张元妃于北齐武平五年所刻题记1方。

东窟为2米见方的小型洞窟,窟内三壁造像各一铺,其中东壁有乘狮的文殊菩萨像(乘象普贤菩萨已毁),该窟雕凿于北宋。东山瘗窟为一长方形小窟,横长2米,纵深1.1米,高1.3米。窟内后壁仅有阴线刻出的一铺五尊像的轮廓线。窟口右侧残留题记1方,系张元妃为其亡夫陆景所作的墓志铭。

为您推荐

水浴寺石窟

水浴寺石窟 :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寺后坡村西北约200米处的鼓山东坡,计有石窟两所、摩崖造像数龛、瘗窟两个,方向基本为坐北朝南。摩崖造像残毁严重,系隋、唐、北宋等时代补凿,以凿于北齐武平(570~57..

南响堂山石窟

南响堂山石窟 :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彭城镇东约1.5千米的鼓山南麓,共计7个窟,全部雕凿于北齐。据近年在第2窟新发现的《釜山石窟之碑》记载,石窟由灵化寺比丘慧义草创于北齐天统元年(565),权贵高阿那..

黄石崖石窟

黄石崖石窟 :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郊螺丝顶山西麓,现存1大窟与28龛,造像约79尊。有北魏正光(520~525)至东魏兴和(539~542)纪年题记8则(残泐1则)。大窟原系自然岩洞,东西两壁雕三铺佛菩萨像。佛像多饰项背光与飞..

福地水库石窟

偃师水泉石窟

偃师水泉石窟 : 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寇店乡水泉村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崖上。石窟约营创于北魏孝明帝初期(约516~517)。石窟西向,敞口,平面呈纵长方形,平顶,系一天然溶洞凿就。窟宽4.8米,进深6.5米,高12米..

川子河石窟

川子河石窟 :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山崖处。初建于唐景龙二年(708),五代、宋、金、明、清续建。现存石窟7个,窟前盖有木结构前室3间。主窟1号窟,系最早的洞窟。平面方形,窟深10.7米、宽..

万佛洞石窟

万佛洞石窟 :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东的清凉山。建于北宋神宗时期,金、元、明代续有凿修。现存3窟。系一列石窟,前有木构前廊。中间主洞1号窟,系万佛洞,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开凿,平面长方形,平顶。宽16.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