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09—1995
【介绍】:
印度孟加拉语女小说家。
早年就开始写作,婚后也不停地创作。共写有150部长篇小说和短篇集子,主要写中等阶层人物的喜怒哀乐,文笔中不时有着调侃的韵致,小说结尾处常产生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应。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第一个诺言》(1964)、短篇集《新生》(1969)等。
【生卒】:1909—1995
【介绍】:
印度孟加拉语女小说家。
早年就开始写作,婚后也不停地创作。共写有150部长篇小说和短篇集子,主要写中等阶层人物的喜怒哀乐,文笔中不时有着调侃的韵致,小说结尾处常产生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应。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第一个诺言》(1964)、短篇集《新生》(1969)等。
巴尔万德:【生卒】:1916—【介绍】: 印度旁遮普语作家。受泰戈尔的影响开始写诗,第一个剧本《流星》(1942)也是受泰戈尔的《邮局》的启示写下的。后受印度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写下《铁匠》(1947)和《静静的石头》(1949)等..
阿斯盖尔:【生卒】:1884—1936【介绍】: 印度乌尔都语诗人。在龚达长大。高中考试时名落孙山,但不顾生活的艰辛和压力,坚持学习乌尔都语和波斯语,直到熟练掌握。天性上是个诗人,以写抒情诗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是个虔诚的苏..
阿希格:【生卒】:1910—【介绍】: 印度印地语小说家、剧作家。30年代中期,通过与杂志的接触而开始用印地语创作,这之前,已用乌尔都写下两部短篇故事集。1939年到普利特纳格尔,负责编辑一家文学月刊的“印地”部分。1941年在..
伯金:【生卒】:1907—【介绍】: 印度印地语诗人。曾留学英国,获剑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于1944至1952年在阿拉哈巴德大学任教,曾积极参加民族独立运动,1952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出任外交部印地语顾问。诗歌创作始于学生..
巴尔克里希纳:【生卒】:1897—1960【介绍】: 印度印地语诗人。大学时代参加过不合作运动,曾被捕入狱。当过记者。诗作大多描写爱情和反映人民为争取自由和美好生活而斗争。主要诗集有《番红花》(1939)、《阳光》(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