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31—
【介绍】:
印度泰米尔语小说家。
真名J.提亚哥拉坚。在印度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创作受西方小说技巧的影响。
共有5部长篇小说和5个短篇小说集。《消逝的影子》(1969)描写电影界的情况,《水》(1973)描写旱灾中的马德拉斯人的情景,《纬度三十八》(1977)写历史事件。
【生卒】:1931—
【介绍】:
印度泰米尔语小说家。
真名J.提亚哥拉坚。在印度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创作受西方小说技巧的影响。
共有5部长篇小说和5个短篇小说集。《消逝的影子》(1969)描写电影界的情况,《水》(1973)描写旱灾中的马德拉斯人的情景,《纬度三十八》(1977)写历史事件。
巴尔万德:【生卒】:1916—【介绍】: 印度旁遮普语作家。受泰戈尔的影响开始写诗,第一个剧本《流星》(1942)也是受泰戈尔的《邮局》的启示写下的。后受印度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写下《铁匠》(1947)和《静静的石头》(1949)等..
伯金:【生卒】:1907—【介绍】: 印度印地语诗人。曾留学英国,获剑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于1944至1952年在阿拉哈巴德大学任教,曾积极参加民族独立运动,1952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出任外交部印地语顾问。诗歌创作始于学生..
巴尔克里希纳:【生卒】:1897—1960【介绍】: 印度印地语诗人。大学时代参加过不合作运动,曾被捕入狱。当过记者。诗作大多描写爱情和反映人民为争取自由和美好生活而斗争。主要诗集有《番红花》(1939)、《阳光》(1951)、..
巴姆巴尼:【生卒】:1912—【介绍】: 印度信德语作家。曾在信德学院教书。1940年出版的《罪恶和纯洁》是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改写本。《女园丁》(1942)以一种繁复的文体联缀着死亡与谋杀的惊人事件。《寡妇》(1943..
巴西尔:【生卒】:1910—【介绍】: 印度马拉雅拉姆语小说家。生于喀拉拉邦维格姆的一个中产阶级穆斯林家庭。在家乡的英语学校里读书,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当时的民族解放运动并因此而入狱。出狱后创办过《再生》月刊,继续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