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5—
【介绍】:
印度乌尔都语小说家。
生于拉合尔。大学未毕业便到邮局任职,后在全印广播电台和影片公司工作。小说创作始于30年代,作品大多反映旁遮普邦底层百姓的生活和疾苦,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诱饵与网》(1936)、《蚀》(1939)、《不生育的女人》(1949)、《我的手成了笔》(1974),戏剧集《静物》等。代表作中篇小说《不洁的盖头》(1963)写农村妇女的不幸遭遇,曾获1965年印度文学院奖。
【生卒】:1915—
【介绍】:
印度乌尔都语小说家。
生于拉合尔。大学未毕业便到邮局任职,后在全印广播电台和影片公司工作。小说创作始于30年代,作品大多反映旁遮普邦底层百姓的生活和疾苦,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诱饵与网》(1936)、《蚀》(1939)、《不生育的女人》(1949)、《我的手成了笔》(1974),戏剧集《静物》等。代表作中篇小说《不洁的盖头》(1963)写农村妇女的不幸遭遇,曾获1965年印度文学院奖。
巴姆巴尼:【生卒】:1912—【介绍】: 印度信德语作家。曾在信德学院教书。1940年出版的《罪恶和纯洁》是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改写本。《女园丁》(1942)以一种繁复的文体联缀着死亡与谋杀的惊人事件。《寡妇》(1943..
贝代戈尔:【生卒】:1906—【介绍】: 印度马拉提语小说家和剧作家。曾留学德国学习电影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返回印度。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是他的中篇小说《战场》(1939)。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写印度青年恰..
贝杰伯鲁阿:【生卒】:1867—1938【介绍】: 印度阿萨姆语作家。生于阿萨姆邦。主要作品有揭示外族入侵阿萨姆的《恰格尔特沃贾·辛格》和表现一善良少女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贾耶默迪·贾沃莉》等历史剧。其他还有诗作《阿..
婆班:【生卒】:1940—【介绍】: 印度阿萨姆语诗人。13岁便出了诗集《新世界》(1953),表现出他少年的幻想。最着名的诗集《金色的器皿》(1977),获1979年文学院奖。这部诗集由6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由主题上相关的线索串联起来,写..
贾德里克:【生卒】:1876—1954【介绍】: 印度旁遮普语诗人。生在农村,早年当过工人和店员。190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花篮》,以后陆续面世的主要诗集有《檀香树》(1932)、《番红花坛》(1940)、《第九世界》(1945)、《苏非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