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莱

本德莱:

【生卒】:1896—1981

【介绍】:

印度卡纳达语诗人。

生于达瓦尔。在普那上完大学后,1918年回到家乡,在当地的中学教书,开始文学生涯,组织了一个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社团。后在索拉普尔任卡纳达语教授,退休后又回到德达瓦尔,这时作为诗人的名声日隆,并于1974年获印度文学大奖——讲座奖。

虽也写下不少成功的戏剧、短篇小说和散文,但其个性的充分展露和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是诗作。把诗歌口语传统的力和美化于诗中,通俗的语言和民间文学式的想象力是其诗受到普遍欢迎的主要原因。出版有27个诗集,着名的有《羽毛》、《梦幻》、《黎明》和《四弦琴》等。

多是纯粹抒情,对神明的虔信引发诗人对生活的赞美。在诗中,迦亚德丽是隐于宇宙中一切活动之中的原本之力,黑夜是一切存在的子宫和坟墓(《礼赞迦亚德丽》)。

诗作《完美中的迦尔普·维丽夏和维利达瓦那》描写一种既是艳情、又是神秘的爱;诗作《至高无上的存在》以季节为礼赞对象,颂扬大自然,其形而上学式的抒情让人想到精美的吠陀颂诗。《三千万卢比的三十倍》一诗讽刺现代人的道德堕落。诗作也反映印度的社会经济问题。

为您推荐

巴姆巴尼

巴姆巴尼:【生卒】:1912—【介绍】: 印度信德语作家。曾在信德学院教书。1940年出版的《罪恶和纯洁》是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改写本。《女园丁》(1942)以一种繁复的文体联缀着死亡与谋杀的惊人事件。《寡妇》(1943..

婆班

婆班:【生卒】:1940—【介绍】: 印度阿萨姆语诗人。13岁便出了诗集《新世界》(1953),表现出他少年的幻想。最着名的诗集《金色的器皿》(1977),获1979年文学院奖。这部诗集由6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由主题上相关的线索串联起来,写..

贾德里克

贾德里克:【生卒】:1876—1954【介绍】: 印度旁遮普语诗人。生在农村,早年当过工人和店员。190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花篮》,以后陆续面世的主要诗集有《檀香树》(1932)、《番红花坛》(1940)、《第九世界》(1945)、《苏非楼..

婆罗多·普山

巴拉蒂

巴拉蒂:【生卒】:1882—1921【介绍】: 印度泰米尔语诗人。生于泰米尔邦鲁纳尔维利县一个婆罗门家庭。7岁能赋诗,11岁即被誉为神童。青年时代深受拜伦、雪莱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早年积极支持印度国大党激进派,投身于..

巴拉蒂达桑

巴拉蒂达桑:【生卒】:1891—1964【介绍】: 印度泰米尔语诗人。因崇拜诗人巴拉蒂,而改名巴拉蒂达桑(达桑意为“学生”、“仆人”)。当过教师、编辑,创办过《茉莉》、《杜鹃》杂志。作有叙事长诗《潘地亚人的奖赏》,诗集《家..

帕勒蒂

帕勒蒂:【生卒】:1926—【介绍】: 印地语小说家、诗人。生于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大学毕业,担任过大学教员、杂志编辑和主编。成名作长篇小说《罪恶之神》(1946)和《太阳神的第七匹马》(1952)反映都市知识阶层的生活。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