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主义

极端主义:

20世纪拉丁美洲诗潮。

发轫于西班牙,20年代经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改造后引入拉丁美洲。在1921年发表的一份宣言中,博尔赫斯给极端主义下定义说:“一是让诗回归本源:比喻;二是取消一切议论、一切中介和一切不必要的形容词;三是废除描写,废除华丽的辞藻,废除说教和忏悔、背景交代和写实主义、故弄玄虚和晦涩朦胧;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象(比喻)的组合,以便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博尔赫斯认为当时的拉丁美洲文学已经“误入歧途”,因而必须正本清源,重新开始。

他呼吁拉丁美洲作家走极端,这个极端不是别的,它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比喻。

这也是他日后一贯遵循的宗旨:以虚喻实,以实写虚,虚虚实实,亦真亦幻。

作为特定的文学流派,极端主义是短命的,而且除了博尔赫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和《前面的月亮》(1925),几乎没有留下可供传颂的作品,但其主要精神却被后来的马丁·菲耶罗主义所承继并在以后的幻想派文学中发扬光大。

为您推荐

斯钦卡

斯钦卡:【生卒】:1926—【介绍】: 乌拉圭剧作家、诗人。其作品文字优美,能与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内容较好结合。近期作品更趋口语化。着有诗集《改变生活》(1970)、《乌拉圭,你变变吧!》(1971),剧本《巴拉塔里亚总督桑丘·潘查..

社会现实主义

社会现实主义:拉美当代文学流派。“社会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最初是由评论家何·路·马丁在《西班牙语美洲当代小说》(1973)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指本世纪中叶勃兴于拉丁美洲文坛的反独裁小说、政治小说和介入诗。由于专制..

心理现实主义

心理现实主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发轫于30年代,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欧美意识流小说。它既无宣言和刊物,也无团体和领袖,难以上升为传统意义上的“流派”。但同时它又拥有所有流派的内在特点,即同一时期相当数量作品所体现的题..

爆炸后文学

马丁·菲耶罗主义

马丁·菲耶罗主义:阿根廷现代文学流派。始于1924年《马丁·菲耶罗》杂志发表《〈马丁·菲耶罗〉宣言》,终于1927年该杂志停刊。主要成员包括杂志的编辑兼作家埃瓦尔·门德斯、阿图罗·埃斯特雷拉和卡洛斯·比利亚莱以及..

土着主义

土着主义:拉美现代小说流派,又称印第安主义,因描写印第安人生活而得名。1889年,秘鲁女作家克罗林达·玛托·德·图尔内尔的《没窝的鸟》开了土着主义小说的先河,她在这部作品中一扫浪漫主义时尚,塑造了一群被排斥在文明之外..

怪谲主义

怪谲主义:墨西哥现代文学流派,由墨西哥作家曼努埃尔·罗夫莱斯·阿尔塞于1921年以传单的形式宣告成立的。他写道:“怪谲主义是一种策略,一种姿态,一种挑战,一种革命。”他煽动人们“抛弃岁月强加的责任和模式,用铁锤砸烂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