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后文学

爆炸后文学:

70年代以后的拉丁美洲文学,又称后现代主义文学。

世纪中的文学爆炸造就了一批像加西亚·马尔克斯那样的世界级文学大师,但70年代以后,随着这些大师的衰老或相继仙逝,拉丁美洲文坛青黄不接、江河日下。这是对爆炸后文学的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是,爆炸后文学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继续,产生了一批堪与上述大师相媲美的超级新星,如墨西哥的古斯塔沃·萨因斯(1940-)、何塞·阿古斯丁(1944-),古巴的雷伊纳尔多·阿雷纳斯(1943-),智利的伊莎贝尔·阿连德(1942-),尼加拉瓜的塞尔西奥·拉米雷斯(1942-),厄瓜多尔的伊万·埃贵斯(1944-),哥伦比亚的阿普莱约·门多萨(1932-),秘鲁的阿·布里塞·埃切尼克(1939-),委内瑞拉的布里托·加西亚(1940-)、弗朗西斯科·马桑尼(1944-),乌拉圭的埃德华多·加莱亚诺(1940-)和阿根廷的曼努埃尔·普伊格(1933-)、米格尔·布里昂特(1944-)等等。

他们师承爆炸时期作家,在创作手法上博采众长,不拘一格。

因此,他们的个性常常也就是他们的丰富性。

为您推荐

斯钦卡

斯钦卡:【生卒】:1926—【介绍】: 乌拉圭剧作家、诗人。其作品文字优美,能与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内容较好结合。近期作品更趋口语化。着有诗集《改变生活》(1970)、《乌拉圭,你变变吧!》(1971),剧本《巴拉塔里亚总督桑丘·潘查..

马丁·菲耶罗主义

马丁·菲耶罗主义:阿根廷现代文学流派。始于1924年《马丁·菲耶罗》杂志发表《〈马丁·菲耶罗〉宣言》,终于1927年该杂志停刊。主要成员包括杂志的编辑兼作家埃瓦尔·门德斯、阿图罗·埃斯特雷拉和卡洛斯·比利亚莱以及..

土着主义

土着主义:拉美现代小说流派,又称印第安主义,因描写印第安人生活而得名。1889年,秘鲁女作家克罗林达·玛托·德·图尔内尔的《没窝的鸟》开了土着主义小说的先河,她在这部作品中一扫浪漫主义时尚,塑造了一群被排斥在文明之外..

怪谲主义

创造主义

创造主义:20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诗潮。创始人是智利诗人比森特·维多夫罗。比森特·维多夫罗出身名门,1916年旅居法国时,曾在阿波利奈尔和雅科布创办的《SIC》和《北南》工作。后又取道西班牙,在马德里结识了拉斐尔·坎西..

文学爆炸

文学爆炸:拉丁美洲当代文学术语,指拉丁美洲文学的突然崛起。原文意为西班牙语美洲长篇小说爆炸,是指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国家长篇小说创作引起的轰动效应,不包括讲葡语、法语或英语的其他拉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本世纪中叶..

卡塞雷斯

卡塞雷斯:【生卒】:1903—【介绍】: 乌拉圭女诗人。文笔优美细腻,作品多透视内心精神境界,探索宗教情感。着有诗集《奇特的岛屿》(1929)、《埃斯特尔·德·卡塞雷斯之歌》(1931)、《孤独篇》(1933)、《天廷》(1935)、《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