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实主义

社会现实主义:

拉美当代文学流派。

“社会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最初是由评论家何·路·马丁在《西班牙语美洲当代小说》(1973)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指本世纪中叶勃兴于拉丁美洲文坛的反独裁小说、政治小说和介入诗。由于专制统治一直是拉丁美洲社会的“最大痼疾”,反独裁小说在拉丁美洲源远流长并分别于19世纪中、20世纪初和70年代形成了三个高潮。

70年代的反独裁小说主要有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的《方法的根源》(1974)、巴拉圭作家罗亚·巴斯托斯的《我,至高无上者》(1974)、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家长的没落》(1975)和委内瑞拉作家乌斯拉尔·彼特里的《独裁者的葬礼》(1976)等等,它们的特点是:1.出自名家之手。2.表现形式复杂多变,不拘一格。政治小说主要指墨西哥作家路易斯·斯波塔和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贝内特蒂等人的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多以真实事件为契机,猛烈抨击拉丁美洲统治阶级的腐败与无能,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政治色彩。

介入诗由来已久,但从未像本世纪中叶那样轰动一时。它是对拉丁美洲先锋派诗潮的反动,其作者多为拉丁美洲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战士,如埃内斯托·卡德纳尔、罗·达尔顿等等,代表作有卡德纳尔的《零点》(1967)和《流产的村姑》(1976)及达尔顿的《美洲国家》(1970)、伊万·西伦的《我欲赋诗一首》(1980)、埃·韦尔塔的《无题》(1961)等等。

为您推荐

斯钦卡

斯钦卡:【生卒】:1926—【介绍】: 乌拉圭剧作家、诗人。其作品文字优美,能与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内容较好结合。近期作品更趋口语化。着有诗集《改变生活》(1970)、《乌拉圭,你变变吧!》(1971),剧本《巴拉塔里亚总督桑丘·潘查..

心理现实主义

心理现实主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发轫于30年代,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欧美意识流小说。它既无宣言和刊物,也无团体和领袖,难以上升为传统意义上的“流派”。但同时它又拥有所有流派的内在特点,即同一时期相当数量作品所体现的题..

爆炸后文学

爆炸后文学:70年代以后的拉丁美洲文学,又称后现代主义文学。世纪中的文学爆炸造就了一批像加西亚·马尔克斯那样的世界级文学大师,但70年代以后,随着这些大师的衰老或相继仙逝,拉丁美洲文坛青黄不接、江河日下。这是对爆炸..

马丁·菲耶罗主义

土着主义

土着主义:拉美现代小说流派,又称印第安主义,因描写印第安人生活而得名。1889年,秘鲁女作家克罗林达·玛托·德·图尔内尔的《没窝的鸟》开了土着主义小说的先河,她在这部作品中一扫浪漫主义时尚,塑造了一群被排斥在文明之外..

怪谲主义

怪谲主义:墨西哥现代文学流派,由墨西哥作家曼努埃尔·罗夫莱斯·阿尔塞于1921年以传单的形式宣告成立的。他写道:“怪谲主义是一种策略,一种姿态,一种挑战,一种革命。”他煽动人们“抛弃岁月强加的责任和模式,用铁锤砸烂文学..

创造主义

创造主义:20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诗潮。创始人是智利诗人比森特·维多夫罗。比森特·维多夫罗出身名门,1916年旅居法国时,曾在阿波利奈尔和雅科布创办的《SIC》和《北南》工作。后又取道西班牙,在马德里结识了拉斐尔·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