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创作的手法

    相声创作的手法 : 相声是北方曲艺的一种形式,相当于南方的滑稽戏。本叫“像生”,即学什么,像什么,像活的一样,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三人相声。单口相声,是通过叙述故事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因此与评书相象,与说笑话类似,但相声毕竟以“说”为主,以“学”当先,或说、学、逗、唱四样俱全。对口相声两人表演,通过轻松自然的对话表现一定的内容。三人相声则一个“逗哏”,一个“捧哏”,一个“腻缝儿”(调停者),主要是逗哏的叙述,腻缝的往来奔忙于捧哏的和逗哏的之间。三人相声的题材受到很大局限,创作较难,单口相声要求故事性强,表演时也不及对口合说方便活泼,二者的表现力都不如对口相声。
相声创作首先遇到的是选择什么题材的问题。我们应选那些既有现实意义又适合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的题材。相声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笑达到给人以教育的目的,所以就艺术效果而论,讽刺性相声较歌颂性相声更痛快欢畅,饶有余味;从创作实践看,讽刺是相声的特长,创作时应以讽刺为主。
要表现主题,成功地塑造人物,关键在于深入生活,在“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生活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中进行概括和提炼。
讲究有“一顶一底”。相声要使人发笑,一开始要有“顶”,抓住观众;临了要有“底”,以博得全场大笑。例如老舍的《新文章会》,起初一本正经讲了一大套新文艺的书名,结果对观众说:“我得了一面锦旗,上写了四个大字,是‘胡说八道’”。这就是“底”。
资料语汇须丰富。语言口语化,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比一般口语更简洁明快、朴实准确、细致多变、生动形象。相声表现的内容相当广泛,就是在同一段子中,也往往场景数变、事有更迭、人物更换,因而语言要富于变化,根据不同情况运用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如词的同音异义、同义异音现象,借喻暗喻、反问设问、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富有生命力的方言土语、成语典故,歇后语都有表现主题刻划人物的作用。
要运用相声的特殊表现手段——“包袱儿”。“包袱儿”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相声中经过精心组织的,为表现主题、刻划人物形象服务的笑料。它产生于“出乎意料之外”与“在于情理之中”的对立统一中,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出乎意料之外”,就缺乏可笑的因素;不“在于情理之中”,就会让人感到荒诞无稽,当时勉强一笑,仔细回味,却毫无意义。最基本的方法是铺平垫稳。铺平,把所要叙述并赖以构成包袱儿的事物向观众交待清楚,让观众的思维情绪集中在这个事物上,这是包袱儿的基础。垫稳,把所叙述的事物按一般情况下的逻辑、规律进行强调,让观众的思绪朝这个方面发展,以便与下面出现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照,得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
在相声中适当加入口技和书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声还必须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随时加入新的材料,起到宣传的作用。

为您推荐

创作家和白日梦

出版时间:1993-09 创作家和白日梦 :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著,写于1908年。弗洛伊德是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并且同样具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巴尔扎克创作论》

《巴尔扎克创作论》:杨昌龙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4万字。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艺术,提出了现实主义整体论的观点。分4部分。一、莽撞学步,分析巴尔扎克成功前的三次失败和其中蕴含的成功因素。..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 文艺学著作。М.Ь.赫拉普钦科著,发表于1970年,中译本根据苏联作家出版社1972年第2版译出,满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新1版。М.Б.赫拉普钦科(М.Б.Храпченко,1904— ),..

文学创作心理学

《全国获奖相声选》

《全国获奖相声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24万字。收入1984年全国首次相声评比中获奖作品30篇。其中一等奖作品有《肝胆相照》、《临死之前》、《并非讽刺裁判》、《训夫》、《“鱼老万..

《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选》

《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选》:刘宝瑞口述。殷文硕整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12月版。35万字。选收有“单口大王”之称的相声艺术家刘宝瑞表演的单口相声80段,有《珍珠翡翠白玉汤》、《山东斗法》、《豆腐侍郎》、《日遭三..

《相声传统作品选》

《相声传统作品选》:中国曲艺研究会主编。作家出版社1957年12月版。15万字。收相声传统作品18段,是从中国曲艺研究会搜集的200段相声传统作品表演本中挑选出来的。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三人相声3部分。单口相声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