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的写作方法

    杂文的写作方法 : 写好杂文,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特征。一般认为,杂文是把政治和文艺融为一体而区别于一般论文和文艺创作的一种独立的文体。了解这个特征,对于学习杂文写作是非常必要的。
人们常说一篇杂文有没有“杂文味道”,往往是指它是否把政治和文艺的两种因素很好地融为一体而言。融合得不好,或者两种因素缺少了某一种,都会使杂文失去本身的特色。
从政论的角度看,杂文的选题立意要具有现实针对性和说理性。杂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或具有现实意义的人或事来发表议论的。从文艺的角度看,杂文一般是通过典型形象来说理的,而不是做过多的抽象的说理,也不宜简单地运用概念加举例的办法。
在了解杂文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写好杂文还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选题立意应该注意大中取小,以小见大。杂文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因而特别要求内容集中精粹。这就决定了杂文选题要大中取小。所谓大中取小,并不是把大问题生硬地压缩,更不是故意地舍大求小,而是要求作者居高临下,以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幽烛微的观察力,从社会的重大问题中,选取最尖锐、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一点。同时根据选题的要求,杂文的立意,则要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不是夸夸其谈,无限上纲,故作惊人之笔,而是要求从生活中的平凡现象着笔,发挥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联想和推理,从而触类旁通,引申扩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收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
二、议论力求准确尖锐,分析要鞭辟入里。杂文的议论要准确尖锐,一针见血。因此要抓住要害,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是杂文写作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做到鞭辟入里的分析呢?毛泽东同志说过:“有人说,几百字、一二千字一篇的杂文,怎么能分析呢?我说,怎么不能呢?鲁迅不就是这样吗?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件的矛盾,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
三、道古论今,纵横联系。杂文之所以“杂”原因之一是运用形象材料灵活多样,杂文可以灵活运用古今中外的故事、传说、典故和新闻等多种形象材料。看去似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实际是在触类旁通地开拓思路,给读者以深入浅出的诱导。
四、形式多样、涉笔成趣。杂文的“杂”还表现在体裁形式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上。杂文常见的体裁形式有:短评、杂感、随笔、书信、日记、序跋、速写等等。在表现方法上可以灵活地穿插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通过多种体裁形式和表现方法,运用古今中外的形象材料,所以杂文谈笑风生,涉笔成趣。
有了好的立意和好的选材,即可开始行文。在行文时,首先应注意安排好文章结构。常见的杂文结构有如下几种:
(1)驳论式
将某种观点在文章的开头摆出来,然后运用各种杂文手段予以批驳。
(2)递进式
围绕一个现象、一个观点或一件事件,层层深入地剖析,揭示其本质。
(3)集纳式
把一系列有共同点的现象或事例集纳起来以阐明一个观点。
(4)散论式
议论分析不同的现象,表面上看联系不甚紧密,但在意义的深层上形成一个中心观点。
(5)对话式
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文章,从对话中揭示主题。
文章结构安排好了,就要在议论上下功夫。杂文的议论主要是就事论理,即紧紧地把握住选取的具体的社会现象或事例展开议论,在展开议论的过程中,还要恰当地运用各种形象化的手法,例如,引用故事传说或寓言典故,夹叙夹议,边评边议;大量使用比喻,使说理议论形象化,以增强其影响力;大胆地运用联想、类比,由此及彼,生发议论,把思路引向开阔,导致深入。
作为文艺性的议论,杂文还经常使用讽刺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常二者结合起来运用,既使文章观点鲜明、议论有力,又在字里行间妙趣横生,寓庄于谐,增加杂文的战斗性和感染力。
写作杂文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以保持杂文整体风格的一致和完整。一般地说,杂文的语言要简洁、犀利、生动、风趣,句子要相对地简短。

为您推荐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 介绍西方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入门书。威·L·古尔灵(Wilfred L. Guerin)、厄·雷伯尔(Earle Labor)等4人合著。他们都是长期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的美国的大学教授。本书初版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为什么而写作

出版时间:1993-09 为什么而写作 : 法国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著。它是萨特美学代表作《什么是文学》一书中的第二章,也是全书的重点部分,全书共4章。《为什么而写作》发表..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出版时间:1993-09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 法国梅耶(Antoine Meillet,1866~1932)著。作者是著名历史比较语言学家,1924年应挪威比较文化研究所之邀赴奥斯陆做语言学专题演讲,后将讲稿整理成此书。全书共10章,..

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

非虚构小说的写作

非虚构小说的写作 : 美国当代小说评论专著。作者约·霍洛韦尔(John Hollowell),美国当代文学评论家。1977年出版于美国,中译本仲大军、周友皋译,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7章,12.3万字。美国60年代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美学和系统方法

美学和系统方法 : 美学和文艺学论文集。莫·萨·卡冈著。中文本凌继尧编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被列入“美学译文丛书”。莫·萨·卡冈(М.С.Каган,1921— ),苏联当代美学家,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伦理学..

语言学方法论考

出版时间:1992-11 语言学方法论考 : 语言学论文集。小林英夫著。1935年日本三省堂书店出版。小林英夫,日本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最早把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介绍到日本的学者之一。本书是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写论文的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