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的创作

    抒情诗的创作 : 抒情诗或抒情歌,原特指古代希腊合七弦琴吟唱的诗,今则泛指直抒胸臆的诗歌。抒情性本来就是诗歌这一艺术样式的根本特征,许多广为流传的诗篇都是以抒情见长的。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详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也不致力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是重在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注重以情动人。
写作抒情诗首先必须具有内在的激情和敏锐的感受力,只有这样,作者才可能在与外界某一生活场面、人物或自然景物的接触中激发灵感,感物吟志,即兴抒怀。但是,所谓内在的激情,并不仅仅是指诗人个性化情感的凝聚和进发,它应是直接间接地来源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较为深厚的生活底蕴。一般来说,诗歌中表达的情感越是与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内容紧密相联,其情感力度也就越显得深沉阔大,越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反响和共鸣。以郭沫若的著名诗集《女神》为例,诗人狂放不羁的诗情,正是与五四时期高昂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发生碰撞呼应,个人积郁与民族积郁融为一体,《女神》才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回肠荡气的真正开篇。反之,诗人如果仅仅沉浸于花前月下,在自我情感的狭小天地里哀怨泣诉,他就不可能写出激情饱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优秀抒情诗篇来。
写作抒情诗不仅需要内在的激情,不仅需要与时代精神相呼应,而且还必须发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联想力;直抒胸臆并不等于呐喊高呼,不同于写标语口号。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心游万仞,浮想联翩,强烈而微妙的情感活动激发和活跃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并由此融铸为千姿百态、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诗的形象。郭沫若的《女神》渗透着具有深广历史内容的巨大痛苦和欢欣,但是,这种内在激情只是诗人提笔创作时的爆发点,诗人通过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想象,幻化出火中自焚的凤凰,势吞宇宙的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怒号的巨人、熊熊燃烧的炉中煤等一系列壮丽奇伟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诗人完美地表达出他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诅咒之情,以及对祖国光明新生的热烈追求。当然,在抒情诗的创作中,想象力的运用是千变万化,没有什么既定的规范和方式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发挥想象力绝不等于想入非非、胡思乱想,诗人必须紧紧抓住情感内容的主旨,按照美的原则加以提炼升华,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放射出诗歌艺术的巨大能量。
另外,抒情诗最常使用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艺术手法,将抽象概括的思想感情寓于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之中。在结构上则基本按照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动去组织安排,不管是诗情的抑扬,还是段落的详略,都是以此为主线的。在写作抒情诗时,还应注重节奏韵律的运用,甚至包括韵脚的选择,只有把情感内容和艺术形式和谐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诗歌艺术的特有美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为您推荐

创作家和白日梦

出版时间:1993-09 创作家和白日梦 :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著,写于1908年。弗洛伊德是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并且同样具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巴尔扎克创作论》

《巴尔扎克创作论》:杨昌龙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4万字。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艺术,提出了现实主义整体论的观点。分4部分。一、莽撞学步,分析巴尔扎克成功前的三次失败和其中蕴含的成功因素。..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 文艺学著作。М.Ь.赫拉普钦科著,发表于1970年,中译本根据苏联作家出版社1972年第2版译出,满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新1版。М.Б.赫拉普钦科(М.Б.Храпченко,1904— ),..

文学创作心理学

创作方法

出版时间:1985-10 创作方法 : 又称“艺术方法”。指作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所遵循的认识现实生活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根据他对现实生活的观点和认识,凭借他所接受的艺术传统和个人..

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

出版时间:1985-10 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 : 亦译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苏联“拉普”派在创作上提出的一个错误口号。“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1929年“拉普”的评论刊物《在文学岗位上》的..

《新艺术创作论》

《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0年2月版,1963年9月版。17.5万字。论文集。收1949年发表于京津各报刊上的论文52篇。初步提出后来论着中加以发挥的一些观点,诸如重视艺术创作的内部规律、重视深刻性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