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剧本的创作

    戏曲剧本的创作 : 戏曲剧本,即是根据戏曲情节结构,使用戏曲文学语言,运用戏曲艺术程式写出来的剧本。
创作上,戏曲明显区别于其他各种舞台艺术的特点是:舞台时间、空间的自由处理,唱念做打的高度综合,虚拟夸张的程式表演以及来源于民间说唱的表现方法。
因此,剧作者应首先确定剧目的体裁。根据人物行动和性格特征、情节繁简、有无舞蹈表演条件以及戏的风格等种种因素来确定。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艺术构思,作自由的选择。
第二,酝酿一个完整的戏曲结构必须包括矛盾的提出、矛盾的进展、矛盾的激化、转化和解决这几个阶段。在情节安排上,要求细节与细节之间互相联系,前呼后应,从而出现观众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情节。戏曲结构要求严谨,做到主题思想鲜明,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饱满,角色安排恰当。
第三,在戏曲剧本创作中,要求交待清楚,情节连贯,一气呵成,并且做到集中、精炼和夸张。所谓“交待清楚”,就是戏曲作者不应当向观众保守任何秘密,而应当让观众知道自已给人物设计的行动,从而引起观众看他如何行动的兴趣,一气呵成则为情节的连贯和环扣的衔接,有时也在形式上有一定的讲究,如音乐布局。一个戏,应当有一个中心事件,而这个中心事件有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这就是一条主线,作者应围绕这条主线进行情节的安排,以求集中。其次,还要把不同时间、地点所发生的事件,紧密无间地交织在一起,以达到高度的精炼和高度的夸张。
第四,戏曲的语言,必须在剧本中起到表现生活,推动剧情,刻划人物,揭示思想的作用。因而,作者就运用音乐性、动作性、性格化和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创作。音乐性是戏曲语言最大的特点,它始终贯穿于动作性、性格化、形象化语言中,融合于剧本文学之内。作者写唱词要受格律、韵脚、板式、曲牌的制约,就要注意语言的音乐性。如“难得是患难中一家重见”一句声韵协调,朗朗上口;如果改为“喜的是患难里骨肉再见”十个字都是仄声,就不免拗口了。因而,如果讲究音节、音响、韵律、回声,就能在形式上给人以美的感受。
另外,戏曲语言在为剧本人物服务同时,也应为演员服务,为观众服务,唱词必须好唱,念白必须好念。而且剧本中的唱词或念白,既能适应观众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第五,掌握铺垫技巧。铺垫即渲染衬托。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铺垫,次要矛盾为主要矛盾铺垫,次要场子为主要场子铺垫。铺垫的应用很广,变化很多。戏曲里惯用的“重复”也属于该范围。剧作者在掌握铺垫技巧的同时,也要从技术上了解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铺垫虽是表现手法问题,关键却在是否善于选择细节。没有引人的细节,就谈不到铺垫的作用。
总之,戏曲剧本的创作,只是通过作者掌握各种不同的写作技巧,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安排情节、刻划人物来完成的。

为您推荐

创作家和白日梦

出版时间:1993-09 创作家和白日梦 :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著,写于1908年。弗洛伊德是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并且同样具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巴尔扎克创作论》

《巴尔扎克创作论》:杨昌龙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4万字。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艺术,提出了现实主义整体论的观点。分4部分。一、莽撞学步,分析巴尔扎克成功前的三次失败和其中蕴含的成功因素。..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 文艺学著作。М.Ь.赫拉普钦科著,发表于1970年,中译本根据苏联作家出版社1972年第2版译出,满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新1版。М.Б.赫拉普钦科(М.Б.Храпченко,1904— ),..

文学创作心理学

《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

《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11月版。29.3万字。收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各个时期演出的代表剧作12个,有《红拂传》、《三击掌》、《鸳鸯冢》、《青霜剑》、《窦娥冤》、《碧玉..

《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中国戏剧家协会编。艺术出版社1954年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1月版,1961年10月版。20.9万字。辑入梅兰芳的代表剧目11出。传统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早期代表剧目有《黛玉..

《1984—1985获奖剧本集(话剧·歌剧)》

《1984—1985获奖剧本集(话剧·歌剧)》:中国戏剧出版社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7月版。41.7万字。收辑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评奖(1984-1985年)的7个话剧、歌剧、儿童剧剧本:话剧《田野又是青纱帐》、《昨天、今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