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本质论

    新闻本质论 : 对各种探讨新闻、报纸本质的论点的总称。这种探讨“本质”的传统起源于德国,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持续了100多年。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序言里曾提出:“一般地来说,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因为它是已知的就一定也是被认识了的。”德国新闻学家们一开始就注意到“已知的”和“被认识的”这二者的不同,他们为把对报纸的直接感性认识状态提高到理性认识状态,进行了漫长的努力,其最高成果是1960~1975年间陆续出版的八卷本巨著《未被认识的文化力量》(奥托·格罗特著),有4000多页。德国新闻学家最初将报纸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定期性、公告性、时宜性、现时性等等。日本新闻学研究在较长时期内(本世纪前半叶)受德国“新闻本质论”影响较深,其代表作有藤原勘治的《报纸与社会文化建设》、栋尾松治的《新闻学概论》(1930年)、小野秀雄的《新闻基本理论》(1947年),后者的影响最大。中国的新闻学者也受到“新闻本质论”的影响,其代表作是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年)第一章。他根据众多的德国新闻学著作,认真介绍和探讨了德国新闻学的“公告性”、“时宜性”、“定期性”、“一般性”等概念,致力于揭示“报纸之原质”。

为您推荐

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

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 : 又名《论美》,美学著作。狄德罗(见“狄德罗美学论文选”)著。本书原是作者1752年为《百科全书》撰写的“美”的词条,后收入亚姆士丹版《狄德罗全集》,中译本收入《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小说的本质

小说的本质 : 主要是指小说艺术 的审美本质,也就是小说艺术的最本质的审美特征。它是所谓“小说观念” 中的最核心的问题。具体而言,关于小说的本质,主要应有这样的认识: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的..

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

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法国狄德罗着。中译本由张冠尧等据1959年保尔·维尔尼埃尔编注《狄德罗美学着作》译出,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狄德罗美学论文选》。本文又名《论美》,是狄德罗为《百科全书》撰写..

《审美价值的本质》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美学概念。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禀赋能力的种种本质力量;而能够证实和实现人的种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则独立于人之外。因此..

新闻的本质(新闻)

新闻的本质:新闻传播现象根本属性的范畴。它表现在新闻传播现象的各种意义的关联之中。而对新闻的本质的理解应当从多侧面多层次的论证过程中加以不断的深化和具体化,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一点上。其要点是:1.从起源的角度..

本质真实论(新闻)

本质真实论:一种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点,认为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还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其代表性观点是:“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这个提法最早见于华北《人民日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