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管理学

    档案事业管理学 : 档案学分支学科。研究档案事业管理活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任务是提高档案事业管理的科学水平,促进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研究范围包括:档案事业体系、结构和功能;档案事业管理的性质、对象、范围、地位和作用;档案事业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规律;档案事业管理与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关系;档案事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体制;档案事业管理的决策与计划;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战略目标、方针、 政策、制度和标准;档案事业管理机构、组织和职能;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经费和物质条件;档案事业管理的效益等。
  近代以来,档案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许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门事业。各种类型档案馆和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以及档案专业教育和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都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构成档案事业的主要内容。法国在资产阶级大革命时就对档案工作进行改革,形成了国家档案事业,1884年成立档案局后,开始研究档案工作条例、计划的制订,研究档案事业管理特别是档案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创立了社会主义的档案事业,1918年《列宁档案法令》确立的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为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建立了全国档案事业,1954年成立国家档案局,开始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成为档案事业管理研究的重要成果。
  对档案事业管理的学术研究开始于 20世纪 40年代。在苏联,1940年出版的 《苏联档案工作的历史和组织》和1980年出版的《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都包含了档案事业管理的研究成果。德国A.布伦内克所著《档案学》(1953)、美国T.R.谢伦伯格所著《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1956)等都研究了档案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问题。在中国,1938年出版的何鲁成编著的《档案管理与整理》和1949年出版的殷钟麒编著的《中国档案管理新论》都把档案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篇章进行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档案事业管理的研究也有所发展。到80年代,中国把档案事业管理学作为档案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进行创建,并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1985年档案事业管理学作为档案学理论的重要课题被列入《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七五"规划》。冯子直著文《关于研究和发展档案事业管理学的几个问题》(1987),明确提出建立档案事业管理学,阐述了档案事业管理学的性质、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陈兆祦、和宝荣主编的《档案管理学基础》(1986)、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88)、任遵圣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89)等著作,都把档案事业管理及档案工作的科学组织作为重要篇章进行了理论阐述。

为您推荐

《音像档案管理概论》

《音像档案管理概论》 : 刘国强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全书分为9章,分别论述了音像档案的基本知识以及音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维护、鉴定等问题并附录有关音像的技术资料等..

广播电视音像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广播电视音像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 对广播电视音像录制品按规定登录的数据,用计算机数据库的方式输入后,根据用户要求,形成索引文件,用程序提供索引的方法。 在一定时期内有价值的广播电视音像录制品..

音像档案的工作标准化

音像档案的工作标准化 : 标准化是泛指从制定标准到贯彻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实现音像档案工作标准化具有深远意义。标准化是实现音像档案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手..

音像档案的管理现代化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 :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是指档案组织、档案装具、档案排架和建立库(馆)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档案组织是指根据音像档案的不同载体设立专门档案库。如,唱片、唱片模版库、电..

音像档案的维护管理

音像档案的维护管理 : 音像档案的维护是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使音像档案的内容和载体的物理性能得到保护。音像档案维护的基本任务是:防治档案的损坏,延长档案的寿命和维护档案的安全。 ..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 :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包括保管期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销毁档案的标准。按照国家标准,音像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保管是指一部分音像档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