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集体编著,张照、程德清主编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人大法》。1952年编成草案,1953年出版。1954年出版初稿第 2版,1955年出版增订第2版,1957年出版增订第 3版,1962年增订第4版,1982年出版第5版。
  体系结构  《人大法》根据毛泽东关于知识分类的论述和图书本身的特点,设立了总结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图书等 4大部类,总共17个大类。该分类表的大类见表。


  结构  《人大法》包括主表和复分表两部分,主表设有大纲、简表、基本类目表和详表。复分表有9个:综合复分表、中国民族复分表、中国时代复分表、中国地区复分表、苏联加盟共和国复分表、国家复分表、国际时代复分表、世界地区复分表。另有"书次号使用方法说明"和"文别号使用方法说明"两个附录。第1~4版编有类目索引。
  标记符号  《人大法》的类目标记符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制度为展开层累制。用一位数字或两位数字(10除外)后加小圆点表示大类。根据类目的需要,依次增加号码构成各级类号。一个类号中同时存在并列和从属关系。如"15.12.10314煤的气化"类号由"15."、"12."、"10"、"3"、"1"、"4"等6节号码组成,以号码节数的多少表示等级关系(层累制),以号码的数序表示并列关系(顺序制,如下表中中"15."表示第15大类,"15.12."表示"化学工业"为"工程技术"大类中第12个二级类)。


  特点  ①《人大法》是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而编制的分类法,首次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列为第一大类(第5版改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在中国分类法中首次使用展开层累制的标记制度,用双位数字加下圆点的办法,使类目的展开不受十进号码的限制。③类目注释较多,特别是增订第4版,几乎所有重要的类目都加了注释。
  《人大法》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及该校各系资料室采用外,1949~1956年间曾被中国新建立的一些图书馆采用。1956年 4月至1987年12月期间,中国的"统一书号"曾采用该分类法的大类号码标识新出版图书的学科类别。

为您推荐

《女大学生的魅力》

《女大学生的魅力》:李维政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版。13.5万字。女大学生自己写自己的青年读物。主要内容有“长葆青春美”、“塑造青春形体美仪表美”、“走出误区”、“战胜自我”、“女大学生成功在何处”..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 : 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见“母亲”)著,1922年初动笔,1923年春完稿,陆续发表在1923年《红色处女地》杂志第2至4期上。胡明最早译成中文,1949年光明出版社出版,1950年光华出版社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6..

《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

《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曹明华着。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12月版。9.3万字。书稿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作品采取随感的方式剖露青年女性的心理历程,淋漓酣畅地展现自我“个性”,描述青年人从用“诗”的眼光来看“生活..

大学问

《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阿青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版。22.6万字。反映大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某大学307寝室的女性小集体,描绘出一组女大学生的群像:纯真正直的龚碧莹,大大咧咧的梁芳芳,一身乡土气的小杜,善交异性朋友..

《女大学生梦幻曲》

《女大学生梦幻曲》:毛志成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0.9万字。“北京长篇小说创作丛书”之一。以80年代广阔的城市生活为背景,通过城市贫民出身的女大学生余丙珠在毕业以后的生活经历——她的脱离实际、虚..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

出版时间:1992-11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 : 美国出版的有关现代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国际性百科全书。1968—1983年由纽约的德克尔公司连续出版,已有36卷,并出1补本。编者A.肯特(A.Kent),H.兰考尔(H.Lanc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