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 中国培养档案学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设在北京西郊。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档案班和档案教研室。档案班是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委托培训全国在职档案工作干部而创办;档案教研室招收研究生,培养档案学专业教师和业务骨干。1953年该班改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修科,1955年又扩大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增设本科,学制4~5年,研究生学制为2年,干部专修科的学制为1年至1年半;1958年增设科技档案管理干部专修科,学制 2年。1973年历史档案系停办。1978年恢复,改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85年扩建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该学院是中国高等学校档案学教育与档案学研究的中心,是培训高等学校档案学师资的基地。学院设有本科3个专业:档案学(1989年分历史档案管理和行政信息管理) 、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学制均为4 年。研究生教育设有档案学和中国政治制度史两个专业,学制 3年。专科教育设有档案学和文书学两个专业,学制2年。1989~1990学年在校学生241人。还与北京市自学考试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联合举办函授和自学考试的档案学高等教育。自1952年创办档案班至1989年,共培养各类档案学专门人才3554人,其中本科生1039人,研究生105人,专科生1316人,进修生126人,函授生与自学考试生 958人。他们大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事业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人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档案学者和档案管理专家。还有外国留学生 1人,外国高级进修生 9人。另外干部培训班培训了档案工作干部2000余人;通过广播、电视、辅导课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协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培训档案专业学员 3万余人;派出教师到全国各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和各省、市、自治区档案训练班讲授专业课程,听课人数达 100多万人次。(见彩图)


  1989年学院设有文件与档案管理教研室、科技档案管理教研室、档案保护技术教研室、档案文献编纂与情报教研室、中国政治制度史与专业史教研室、档案学研究室、实验室、资料室、缩微复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机构。有教师6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3人、讲师21人、助教18人,另有教学辅助人员13人。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曾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8~1989年间共出版了教材、专著、译著及其他各种著作 100余部;编辑出版了档案学专业学术性刊物《档案学通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学院还注意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从1984年起成为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成员。

为您推荐

《女大学生的魅力》

《女大学生的魅力》:李维政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版。13.5万字。女大学生自己写自己的青年读物。主要内容有“长葆青春美”、“塑造青春形体美仪表美”、“走出误区”、“战胜自我”、“女大学生成功在何处”..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 : 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见“母亲”)著,1922年初动笔,1923年春完稿,陆续发表在1923年《红色处女地》杂志第2至4期上。胡明最早译成中文,1949年光明出版社出版,1950年光华出版社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6..

《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

《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曹明华着。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12月版。9.3万字。书稿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作品采取随感的方式剖露青年女性的心理历程,淋漓酣畅地展现自我“个性”,描述青年人从用“诗”的眼光来看“生活..

大学问

《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阿青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版。22.6万字。反映大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某大学307寝室的女性小集体,描绘出一组女大学生的群像:纯真正直的龚碧莹,大大咧咧的梁芳芳,一身乡土气的小杜,善交异性朋友..

《女大学生梦幻曲》

《女大学生梦幻曲》:毛志成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0.9万字。“北京长篇小说创作丛书”之一。以80年代广阔的城市生活为背景,通过城市贫民出身的女大学生余丙珠在毕业以后的生活经历——她的脱离实际、虚..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出版时间:1992-11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简称《人大法》。图书分类法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4年出版,1955年第2版,1957年第3版,1962年增订第4版,1982年增订第5版,每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