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留日学生革命报刊

    中国近代留日学生革命报刊 : 1900~1911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创办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累计达30余种。主要在日本的东京出版。主编和撰稿人大多是当时在日本各大专学校肄业的学生。

  留日学生最早出版的一批革命报刊,是1899~1901年创办的《开智录》、《译书汇编》和《国民报》。这些报刊反映了正在由改良向革命转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倾向。《开智录》由郑贯一、冯自由、冯斯栾于1899年12月22日在横滨创刊,着重宣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后期积极反清,革命色彩日益鲜明。《译书汇编》由戢元丞、杨廷栋、杨荫杭、雷奋于1900年12月 6日在东京创刊,与第1 个留日学生团体" 励志会" 关系密切,曾译载过不少介绍 18、19 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文章。《国民报》1901年5月10日创刊于东京,其第4期发表章太炎的《正仇满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改良派思想理论的第 1篇文章。

  留日学生创办的第 2批革命报刊,是1902~1905年在东京出版的《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浙江潮》 、《直说》 、《江苏》、《二十世纪之支那》等。这些刊物多由各省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带有不同程度的地方色彩。 主编人黄兴、 宋教仁、刘成禹、许寿裳、秦毓鎏等, 都是拒俄义勇队、 军国民教育会或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这些刊物起初主要从爱国爱乡土的感情出发,歌颂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祖国的壮丽河山,分析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危急形势,呼吁爱国救亡刻不容缓。在1903年 6月清政府镇压参加拒俄、拒法运动的爱国学生和"苏报案"发生以后,则日益把清政府作为主要抨击对象,积极展开反清宣传。《江苏》第 4期发表了陈去病的《革命岂可免乎?》,是这个转折的一个标志。

  



  留日学生创办的第 3批革命报刊,是1905~1911年在东京出版的《云南》、《洞庭波》、《鹃声》、《四川》、《粤西》、《河南》、《 关陇 》、《夏声》等。主编人李根源、陈家鼎、吴永珊(玉章)、刘积学等,都是同盟会员。《河南》就是同盟会河南分会的机关刊物。它们的宣传和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紧密结合,带有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色彩。除《云南》、《河南》等少数几家外,多数为月刊。一般存在时间不长,有的只出版一二期就自行停刊。大部分秘密运销国内,发行数字最大的可达万份。

  上述报刊普遍设有"论说""时评""纪事""学艺""调查""文苑"等栏目,介绍国外社会科学方面的新思潮,刊载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和诗词小说。鲁迅早期的作品《斯巴达之魂》等,就是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的。留日学生创办的这些报刊,得到过孙中山的热情支持与赞助。它们的出版,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对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书目

 实藤惠秀著,谭戊谦、林启修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北京,1983。

为您推荐

《革命理想高于天》

《革命理想高于天》:冯复加着。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6月版。11万字。作者运用史料和故事,围绕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来源、演变及其含义,无数革命者如何为党旗增辉这条线索,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党在无产阶级..

《中华爱国志士故事·近代篇》

《中华爱国志士故事·近代篇》:李国强主编。21世纪出版社1991年5月版。11万字。收入故事26篇,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70年间的爱国志士26人的事迹。他们分别是:林则徐、关天培、裕谦、黄爵滋、魏源、洪..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林锋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版。7万字。徐光启少时在家一边务农一边念书,对农学极有兴趣。第一次乡试落选去两广教书,认识了一位欧洲传教士,接触到一些西洋科学。过了10年再次赴考,中乡..

《从中学生到名演员》

《德国近代文学史》

《德国近代文学史》:苏联科学院编。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87万字。2册。系苏联科学院编写的《德国文学史》的第五卷。分36章。概述德国十一月革命至法西斯主义崩溃时期(1918-1945)的..

报刊的四种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报刊的四种理论 : 美国施拉姆(Wilbur Schramm,又译宣伟伯,1907~1987)主编。施拉姆博士1934年开始在美国依阿华大学等院校教授和研究新闻传播学,1956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时主编出版了本书。本书..

中国近代报刊史

出版时间:1993-09 中国近代报刊史 : 中国方汉奇(1926~ )著。198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出版的第一部有关中国近代报刊史专著。作者还著有《报刊史话》、《中国古代的报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