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冗余

    情报冗余 : 情报中超出完整的要求而在报道中属于多余的内容。在信息论中,信息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它载荷于数据、信号之中,并由符号(包括状态、字母、数字等)序列组成,每个符号是从一定的符号表中选择出来的,若每一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H, 每个符号所可达到的最大平均信息量为Hmax, 1-H/Hmax即称为情报的冗余度。
  在情报学上,人们能详尽无遗地回答所提问题的情报称为完整情报;把不足以对所提问题作出详尽解答的情报称为不完整情报;把超出完整情报而在报道中确属多余的情报,即没有它也能准确无误地确定报道的意思和意义的情报称为冗余情报,冗余的程度即称情报冗余度。
  任何科技文献的正文都有一定的情报结构(见图)。


  新情报是指正文为之而写、作者认为必能改变社会的或某些个人的知识量的那部分内容。新情报当中也会掺夹某些噪音(计算错误和概括上的偏差,过早的和未经证实的结论或建议,对实验结果不够确切的解释,等等),构成干扰的一部分,降低情报的可信度,是干扰中最为有害的一类。各种文字上的差错、表达上的含混不清等等,造成图上所谓的失真。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无谓的重复,以及不必要的繁琐细节属于冗余情报。冗余情报可分为相关冗余情报和无关冗余情报两部分。相关冗余情报指作者有意补充的情报,旨在使读者易于领会和吸收全部情报,是发展新概念、论证新发现、新思想或新技术所需要的,有助于提高情报源的交流功能和说服力,所以在文献中应得到适当的反映。无关冗余情报不起上述作用,属于干扰范围,会降低文献质量,是应该在编写和编辑文献时加以删除的。研究情报冗余问题的实际意义即在于此。

为您推荐

情报研究成果

情报研究成果 : 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对有关给定课题的情报资料按一定目的进行分析、研究后编写的各种类型的研究报告。中国称为"情报分析研究成果"或"情报调研成果"。   情报研究成果是科技成果的一个..

情报心理学

情报心理学 : 探索人们在情报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演变规律的新兴学科,是情报学和心理学互相交叉、渗透、分化和综合而成的边缘学科。研究参与情报过程的各方面人员、包括情报生产者(如科研人员)、情报人..

情报流

情报流 : 借助各种载体使信息沿固定方向作有序运动的社会信息总和。情报流是整个情报的来源、流通与使用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情报流特点、规律及作用的研究对掌握情报过程、提高情报工作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情报政策

情报利用

情报利用 : 情报流的最终环节,即情报用户根据所获情报付诸实践使之发挥作用的过程。情报机构研究情报利用可以检验情报服务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以利改进工作。   影响情报利用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家情报政策,..

情报系统的兼容性

情报系统的兼容性 : 决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情报系统之间合作能力的一种特性。不同情报系统能够相互合作的先决条件是它们的处理结果或输出的产品能够互相交换使用,也即系统之间具有兼容性。一般认为,当两个系统..

情报研究成果评价

情报研究成果评价 : 对各类情报研究成果进行的鉴定。在中国,1984年9月 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简称《条例》)明确设立了科技情报行业的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并把科技情报分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