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利用

    情报利用 : 情报流的最终环节,即情报用户根据所获情报付诸实践使之发挥作用的过程。情报机构研究情报利用可以检验情报服务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以利改进工作。
  影响情报利用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家情报政策,社会情报意识,人民利用情报的能力,情报的针对性,情报存放地点是否便于利用,情报用何种语言表达,情报存储载体形式等等。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从而影响利用率。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不同用户利用情报的状况,用户需求满足程度,用户利用情报的数学模式等方面。在分析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指标有:每一用户单位成本的使用量;使用一次的文献量与总文献量之比;馆藏资料流通量数据以至资料借阅日期动态记录等。大量调查表明,"核心馆藏"的利用率达总流通量的绝大部分(约95%)。中国部分企业利用近12年的新情报占总利用量的95%。国外情报学者归纳出常用户比非常用户更多借阅常用文献,而非常用户比常用户更多借阅非常用文献的规律。还有人研究开架文献与外借文献利用情况的相关关系,对前者不便统计的因素开拓了思路。也有人指出,情报所、图书馆,近 5年的采集量(馆藏量的75%),即可满足流通量的95%。在研究工作中,有的运用马尔柯夫概率模式,有的利用回归分析法去预测影响流通量的诸因素和结果。还有的拟定了评价馆藏的定量指标(如集中比、劳伦士系数、熵等)。
  通常,文献情报机构计算利用率的方法是:凡被用户借阅的文献即认为已被利用,利用率指单位时间 (如一年) 内被利用文献与其总收藏量之比。在开架阅览情况下,以向用户调查、读者人次、复印量统计及引文分析等方式间接反映。对于非文献情报利用率的调查,由于在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对产品、样品的需求日益突出,并且重视以社交方式去获取利用情报,因此,积极探索其利用方法和经济效益无疑很有意义。

为您推荐

利用电视信号传送标准时间频率

利用电视信号传送标准时间频率 :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电视信号的场逆程传送标准时间频率。它包括名词术语、信号格式、传送信息的准确度等内容。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提出,国家标准局1987年3月12日..

广播电视设备的可利用率

广播电视设备的可利用率 : 指在设备的自然寿命期限内,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比率。其中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包括设备正常运行时间、作备份时间、随时待命时间。它是反映设备可靠性及维修水平的一项指标..

广州“藏书与利用”大赛

广州“藏书与利用”大赛:1992年夏在广东省广州市范围内开展,由该市职工读书指导委员会、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广州日报《读书与实践》专刊、广州市新华书店和广州图书馆联合举办。旨在倡导读书风气、鼓励爱书情趣和营..

中国古典文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语言文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语言文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潘树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本书是为提高文科学生自学和研究语言文学的能力而编写的教材,共分上、下、附编三部分,上编简介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下编分别讲述语言学、..

语境利用(语言)

语境利用(语言):在言语行为中有意识地利用现存的言语环境以辅助交际目的的顺利实现并追求最佳效果的一种修辞活动。如鲁迅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就利用听众脖子上戴..

资料利用

资料利用 : 理论写作需要资料,剪报、卡片、书刊、图表、录音录像材料,都是资料的表现形式,这是用一定物质材料存储下来并提供再次利用的知识信息。资料在理论研究和写作中的主要用途有:(一)供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