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莱茨克模式

    马莱茨克模式 : 又称“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德国学者马莱茨克(Maletzke)关于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在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制约下进行传播活动的一种理论描述。1963年,马莱茨克在他所著 《大众传播心理学》 一书中提出这一模式,其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A、传播者的自我形象
B、传播者的个性结构
C、传播者的工作小组
D、传播者的媒介组织
E、传播者的社会环境
F、媒介内容的公开性所产生的压力或约束
a、受传者的自我形象
b、受传者的个性结构
c、受传者的接受情况
d、受传者的社会环境

从大众传播的基本要素及其运行过程来看,大众传播无非是“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这样一种信息的传递与接受。但是,在传播信息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管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将受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对于传播者来说,下列因素制约着他的信息选择与讯息制作: (一) 讯息的压力或约束,一则新闻报道不同于一篇思想评论,撰写一篇杂文与撰写调查报告大不一样,传播者必须根据传播内容本身的特性来制作讯息; (二) 媒介的压力或约束,不同的大众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信息选择与讯息制作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三) 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传播者如何理解他自己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内在地影响着他对于信息的选择; (四) 传播者的个性结构,每个传播者的个性结构都有一定的独特性,对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 (五) 传播者的工作小组,大众传播者很少单独行事,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工作,不能不受到工作群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限制; (六) 传播者的媒介组织,不同的媒介机构在规模、宗旨、所有制形式和传播政策上都各不相同,每个媒介机构总是要制定出能够体现自身宗旨与特色的规范来约束其从业人员;(七)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从风土人情到社会治安,从政府的有关规定到施政情况,以及基本社会集团的相互关系等社会环境,将深刻地影响传播者对信息的选择与制作;(八)媒介内容的公开性所形成的压力与约束,大众传播者经过传播媒介发送的内容将受到社会公众的严格“审查”; (九)传播者心目中的受传者形象,传播者通常是根据他心目中的受传者来确定相应的传播方式; (十)受传者的反馈,比如读者来信、听众来电、收视调查等,都会对传播者的信息选择和讯息制作产生影响。
对于受传者来说,下列因素将影响其接受行为:(一)媒介的压力与约束,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受传者作出不同的适应;(二)受传者接触媒介的程度,受传者接触媒介的程度越高,对传播内容的感受就越深,反之则越低;(三)媒介在受传者心目中的形象,传播媒介的形象越好,即知名度、可信度和权威性越高,越能吸引受传者选择和使用这种媒介;(四)传播者在受传者心目中的形象;(五)受传者的自我形象,受传者对自己的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构成了他接受信息的心理定势;(六)受传者的个性结构;(七)受传者的接受情境,大众传播的受传者形形色色,其接受传播内容的具体情境也千差万别,不同的情境会引起不同的感受;(七)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受传者所属的群体,生活于其中的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系统,都影响着受传者的接受行为。
正是由于传播者的信息传递与受传者的信息接受都同时受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使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传受行为密切联系、相互依存,从而使大众传播在本质上体现为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社会互动过程。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相关因素的总结,自提出以来即受到了传播学界普遍的重视和运用。就是在今天,对于大众传播心理学研究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为您推荐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 关于大众传播现实过程的一种理论描述。1957年,美国学者韦斯特利 (Westley) 和麦克莱恩 (Maclean) 在 《大众传播研究的一种概念模式》 一文中提出的模式。他们自称这个模..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关于传播过程尤其是人际传播过程的一种理论描述。在香农—韦弗模式中,传播被描述成为从某一点开始到某一点终止的直线性过程,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这种描述容易使人误..

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

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 : 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关于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描述。1966年,德弗勒在其《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

模式及其功能

赖利夫妇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 : 美国学者约翰·怀特·赖利和马蒂尔达·怀特·赖利关于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相互关系的一个传播模式,于1959年在《大众传播和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如图。 赖利夫妇认为:传播者C与受传..

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 人类传播活动过程的一种理论描述。1956年,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在 《探索一个传播总模式》一文中,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的表述: “某人,感知某事,并作出反应,在某种场合下,..

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 : 关于传播过程尤其是通讯过程的一种理论描述。1949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香农和韦弗在研究通讯如何取得最佳效果时,从信息论角度提出了关于传播的“数学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