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关于传播过程尤其是人际传播过程的一种理论描述。在香农—韦弗模式中,传播被描述成为从某一点开始到某一点终止的直线性过程,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这种描述容易使人误解,于是提出了一个高度循环性的模式。
1954年,奥斯古德在《心理语言学:理论与研究中的问题探索》中提出了“传播单位”的概念。指出一个人作为一个“传播单位”,同时具有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双重角色,他一方面接收输入物(事件或讯息),并对它进行解释;一方面又将解码的结果进行编码,输出一个相关的讯息。任何一次人际传播活动“至少要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说话的人),一个是目的地单位(听话的人)。在两个单位之间,把它们连接成为一个单一体系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讯息”。
同年,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如何得以有效进行》一文中把奥斯古德的这一思想明确表述为如图所示的循环模式:


这个模式向人们显示,传播是双向的、循环往复地运动的过程,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在传播过程中一直在相互影响。
循环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传播模式研究与传统的单向直线性模式的决裂。这个模式在描述人际传播时特别有用,但对于没有反馈或者反馈甚少的大众传播却不那么合适。

为您推荐

循环式句型

循环式句型 : 电视画面语言的一种形式。把前进式句型和后退式句型连接在一起,这种画面组接,视点是从远到近、又从近到远,或者从近到远、又从远到近,故称之为循环式句型。由于它包含着前进式句型和..

循环式阅读法

循环式阅读法:是一种对一本书多次阅读的方法,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适用于很有价值的读物。循环式阅读法分短期内循环与长期内循环两种。短期内反复循环阅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那是因为它的内容较难理解,读一遍两遍不..

阐释的循环

阐释的循环 : 阐释学批评解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最早由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命名,这种方法的意思是,要理解任何语言单位的基本构成成分的明确意思,我们必须带着一种对总的意思的预先意识接近..

循环日报➀

超循环论(新闻)

超循环论:说明物质进化是一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和进化、自我催化而递进过程的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周而复始的同级简单循环不同,超循环把各个自我催化循环联系在一起,使循环的每一个要素既能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又能..

循环日报(新闻)

循环日报:中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王韬、黄胜等集资开办,王韬主编,中华印务总局出版。创刊号为书本式,以后日出四开两张(星期日停刊)。一张用机制白报纸印刷,以登载评论和新闻为主。一张..

循环赛

循环赛 : 运动竞赛的一种方式。也称“循环制”。按一定组合使参加者(队或个人)互相轮流进行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并决出名次。每场比赛结果:胜、负、平,均给予一定分数,根据比赛积分多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