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循环论(新闻)

超循环论:说明物质进化是一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和进化、自我催化而递进过程的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周而复始的同级简单循环不同,超循环把各个自我催化循环联系在一起,使循环的每一个要素既能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又能对下一个新要素的产生起催化作用,从而引起自然界物质运动能量转换和时空变动,促进物质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超循环与简单循环相比较,有如下特点:1.不可逆性。超循环的结果并不是回到自己原来的出发点,而是超过原出发点,发展到一个新起点,并开始一种新的循环。所以,这种循环是发展的循环,上升、进化的循环。如对某事物的连续报道,并不是重复原来的报道,而是与原来报道不同的深度报道。2.开放性。超循环必须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输出所余,摄入所缺,才能维持循环运动的正常进行。3.催化性。所谓催化,是指相对少量的物质能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并不消耗的一种现象。超循环的关键之处,是能够通过催化,促使其自循环和他循环进行运动。催化给超循环带来活力,赋予其物质运动以再生能力,从而产生新的循环因子,使原循环进入高一级发展的循环。4.协同性。超循环中各个循环因子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同、和协调关系,达到各循环因子的共同增殖,才能使循环不断向前发展。

为您推荐

前馈(新闻)

前馈: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首次使用的概念,是相对于“反馈”的概念而言的。前馈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为了增强其传播效果,事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受众的需求,加强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改进提高传..

反馈(新闻)

反馈:又称“回馈”。源于电子工程学,在传播学中是指传播者获知受传者对其发出的讯息是否接收以及接收后的反应过程。传播者通过获取这种信息以了解受传者对信息传播的要求、愿望、评价、态度等,有助于其调节、修正现行..

耗散结构理论(新闻)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事物运动由不平衡到稳定有序结构规律的理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开放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由于转换结构的变化,会出现不平衡..

超循环论(新闻)

控制性实验(新闻)

控制性实验: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人为地设计一个特定的非自然状态的受控环境,并用这种环境对受试者进行测验的方法。控制性实验是传播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与其他的传播研究法(实地调查、内容分析等)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

个案研究(新闻)

个案研究:用以检验和了解某一特定的对象(记者、编辑、报纸、电视台、广告社)的综合情况的方法,它是相对于统计调查法的。苏联学者P·V·杨在《科学的社会调查和研究》中认为,个案研究是“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

折衷准则(新闻)

折衷准则:“乐观系数准则”,以突出不确定性为特征。某些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争论激烈的题材时,不走极端,既不在有利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也不在不利方案中选择不利程度最低的方案,而是综合二者,在社会的各种意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