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记者

    专业记者 : 指专门或侧重采访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部门的记者。如专门采访报道农业的记者,称农业记者; 专门采访报道工业的记者,称工业记者; 专门采访报道文教的记者,称文教记者,以此类推。新闻单位之所以设这样那样的专业记者,一是为了全面反映和指导实际,适应实际工作各业务部门对报道的需要,二是为了满足各方面读者对报道的要求,三是有利于培养记者成为报道某一方面的专家。
我党早期报纸的编辑部,由于人手少,编采一般是合一的。那时的记者,是一揽子记者,需要采访什么,就采访什么,不受专业限制。中外早期资产阶级报刊的记者,也有类似情况。专业记者是在新闻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编辑部人手增多以后出现的。我党报纸开始有专业记者大约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专业记者的特点就是要专,要非常熟悉他报道的专业情况、专业知识、专业政策。作为专业记者本人,则须注意既要熟悉专门业务,又不要陷在专门业务里,而忘记研究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专业记者应成为特定领域里的“专家”,以满足各方面读者对报道的深度与广度的需求。目前中外的新闻机构中一般都设有相当数量的专业记者。随着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专业记者的分工有越来越细致的趋势。

为您推荐

《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

《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海稜等着。新华出版社1985年6月版。23万字。收海稜(缪海稜)、张铁夫、张沛3位记者从1941年至1946年采写的延安通讯69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战争年代的生活、劳动..

《外地记者看黑河》

《外地记者看黑河》:黑河地区新闻中心等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1992年8月版。19万字。通讯报道集。分“解冻的黑龙江”、“春潮涌动黑河”、“黑河是个好地方”、“边境线上的经贸热”、“独具魅力的‘一日游..

《记者日记》

《记者日记》:副名:“劫后余灰”中的片断。冠西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版。11.8万字。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日记体散文集。分“临沂之战”、“万里旅行”2部分,共170余篇。前一部分是1945年作者作为战地特派记者,逐..

《一个女记者在美国》

《白头记者话当年》

《白头记者话当年》:夏衍着。重庆出版社1986年5月版。20.9万字。作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与党直接领导的《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和《建国日报》的组织领导和实际工作。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关于..

《记者和她的故事》

《记者和她的故事》:戈悟觉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5月版。12.7万字。共收短篇小说10篇。包括《记者和她的故事》、《邻居》、《故乡月明》、《蔚蓝的池水》、《马龙来访》、《妻子》等。作品有的反映在人烟稀少的戈壁..

广播电视记者

广播电视记者 : 广播电台、电视台中从事新闻采访和报道活动的专业人员。 广播电视记者的基本任务是采集、写作新闻和专稿或作口头报道。广播电视记者需要具有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如较高的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