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特派记者 : 在中国报刊史上,也称特派员、视察员、调查员等。
特派记者是新闻机构派往外埠采访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记者。历史上还有一种解释,把特派记者作为记者中高一级的级别。1946年4月解放日报社、新华社制定了一个关于编辑、记者的任用、培养、提拔等问题的暂行办法。办法根据新闻干部对宣传政策的水平、新闻业务的熟练程度和历史贡献的差别,将记者分为: 特派记者、记者、实习记者。
我国不少著名记者,都当过特派记者。邵飘萍是其中之一。1916年,他任 《申报》 驻京的特派记者,给 《申报》 发专电、写通讯,他的 《北京特别通讯》 曾风靡一时。
范长江自1935年至1936年间写了轰动全国的《中国的西北角》 一书,进入大公报当记者后,从1936年11月至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这段时间,他赴内蒙古,采访绥东战争; 到陕西,采访西安事变,并专程访问延安; 往四川,去川北采访大旱灾,都是特派员的身份。抗战爆发后,他作为大公报的战地特派记者,迅速赴华北前线和淞沪前线采访;1938年上半年,他又参加了淮北战役、台儿庄战役和徐州大会战。他写了许多战地通讯。范长江的通讯,夹叙夹议,把叙述、描写、议论熔为一炉,波澜起伏,气势磅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新闻界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党的报纸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设有特派员或特派记者。建国初期,《人民日报》 等一些报纸,也设有特派记者。朝鲜战争结束后,“特派记者”在报纸上出现得不多了,“本报记者”成了普遍称呼。

为您推荐

特派记者

特派记者 : 因特别采访任务受编辑部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在中国报刊史上也称特派员。这类记者所采访的新闻题材一般是预知的、重要的、有广泛兴趣的,如全国性会议、体育比赛、战争、灾害、审判、选..

特派记者

特派记者 : 在中国报刊史上,也称特派员、视察员、调查员等。 特派记者是新闻机构派往外埠采访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记者。历史上还有一种解释,把特派记者作为记者中高一级的级别。1946年4月解..

地方记者

地方记者 : 是编辑部派往总部所在地以外的某地的常驻记者。地方记者的工作,一方面受总部领导,一方面同当地行政部门有密切联系,一般省级以上的新闻机构都在外埠设有地方记者,也称外埠记者。 我们的..

浙江记者

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 : ①上海出版的刊物。1937年6月5日在上海创刊。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16开本。由上海新闻记者社出版。社址上海白尔部路60号。顾执中任发行人兼主编。太平洋印刷公司印刷。设有论坛、讨论..

记者周报

记者周报 : 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出版的刊物。1930年5月18日在上海创刊。由戈公振、周孝庵、李子宽3人组成编委会共同主编。戈公振所撰发刊词,提出刊物的主旨为: 以公正之态度,记述国内言论界之现状..

记者座谈

记者座谈 : 上海中文《大美晚报》的新闻专刊。1934年8月30日创刊。是由上海进步新闻工作者举行的“记者座谈会”发行的刊物。每星期五附刊于该报,约占半版位置。由上海《新闻报》记者陆诒编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