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受众

    潜在受众 : 受众的一种类型。从可能性上说,大众传播媒介公开地向社会成员传播信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大众传播内容成为受众。但事实上,只有那些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人才成为大众传播的现实受众。而那些具备正常信息接受能力却尚未接触全部或部分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成员,则是大众传播的潜在受众。
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受众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随着这些条件的改变,潜在受众也不断转化为现实受众。
对大众传播媒介来说,那些接触某种媒介而不接触这种媒介的受众,就是这种媒介的潜在受众。例如,只收听广播、阅读报纸而不收看电视的人,即为电视的潜在受众。只要改善电视设施,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电视内容的质量,便有可能吸引潜在的受众成为现实的受众。对广播亦然。对报纸来说,除了改善订阅投递方法,提高报道质量外,还有赖于发展全民的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才能将潜在的受众转化为现实的受众。
就某一类型的大众传播媒介而言,那些接触别的传播媒介而尚未接触该媒介的人,就是该媒介的潜在受众。比如,有阅读能力也读报刊却不订某家报刊的受众,即为这家报刊的潜在受众; 有视听能力也收听收视广播电视却不收听某家电台或电视台的受众,即为这家电台或电视台的潜在受众。
因此,潜在受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

为您推荐

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 : 在整个人类文化系统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形成并起作用的亚文化系统。文化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本身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全面..

编码

编码 : 用按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符号序列或信号序列将信息表达出来的过程。编码本是信息论或者说通讯工程中的术语,指把信息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信号序列,比如把一份电文转换成适于发报的一串嘀嘀..

模式及其功能

模式及其功能 : 模式是类比事物结构形式或内在关系而采取的一种直观而简化的理论描述方式。模式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实在的,一种是抽象的。实在的模式是具体事物结构形式的再现,如一台收音机..

新闻采访学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 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成员所进行的信息交流行为与传播过程。文化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在不同的人种、民族、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

渠道

渠道 : 又称“传播渠道”。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传者所要经过的途径,传播活动的要素之一。信息传播的渠道与媒介密切相关而又有区别。媒介,或者说传播媒介,作为承载信息的工具,自然是信息传播必经的渠..

赖利夫妇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 : 美国学者约翰·怀特·赖利和马蒂尔达·怀特·赖利关于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相互关系的一个传播模式,于1959年在《大众传播和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如图。 赖利夫妇认为:传播者C与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