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座谈 : 上海中文《大美晚报》的新闻专刊。1934年8月30日创刊。是由上海进步新闻工作者举行的“记者座谈会”发行的刊物。每星期五附刊于该报,约占半版位置。由上海《新闻报》记者陆诒编辑,参加编撰工作的还有恽逸群、刘祖澄、吴半农、浓颂芳、徐心养等。除评论国内外形势、讨论抗日救亡问题外,着重报道新闻界的活动,交流新闻工作经验,探讨新闻业务问题,介绍我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和海外新闻界情况。1936年5月7日停刊,共出90期。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记者座谈 : 上海中文《大美晚报》的新闻专刊。1934年8月30日创刊。是由上海进步新闻工作者举行的“记者座谈会”发行的刊物。每星期五附刊于该报,约占半版位置。由上海《新闻报》记者陆诒编辑,参加编撰工作的还有恽逸群、刘祖澄、吴半农、浓颂芳、徐心养等。除评论国内外形势、讨论抗日救亡问题外,着重报道新闻界的活动,交流新闻工作经验,探讨新闻业务问题,介绍我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和海外新闻界情况。1936年5月7日停刊,共出90期。
《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海稜等着。新华出版社1985年6月版。23万字。收海稜(缪海稜)、张铁夫、张沛3位记者从1941年至1946年采写的延安通讯69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战争年代的生活、劳动..
《外地记者看黑河》:黑河地区新闻中心等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1992年8月版。19万字。通讯报道集。分“解冻的黑龙江”、“春潮涌动黑河”、“黑河是个好地方”、“边境线上的经贸热”、“独具魅力的‘一日游..
《记者日记》:副名:“劫后余灰”中的片断。冠西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版。11.8万字。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日记体散文集。分“临沂之战”、“万里旅行”2部分,共170余篇。前一部分是1945年作者作为战地特派记者,逐..
《白头记者话当年》:夏衍着。重庆出版社1986年5月版。20.9万字。作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与党直接领导的《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和《建国日报》的组织领导和实际工作。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关于..
《记者和她的故事》:戈悟觉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5月版。12.7万字。共收短篇小说10篇。包括《记者和她的故事》、《邻居》、《故乡月明》、《蔚蓝的池水》、《马龙来访》、《妻子》等。作品有的反映在人烟稀少的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