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大公报 : 中国近代著名日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社址初设法租界狄总领事路,1906年9月5日迁至日租界四面钟对过。为日刊。由天主教资本家柴天宠等提议集股,英华(敛之) “主持” 创办。股东除天主教徒柴天宠、朱志尧外,还有天主教法国主教樊国梁、法驻华公使鲍渥及王郅隆、严复等人。英华兼负总理、撰述、编辑等职责,方守六、刘孟扬、王瀛孙、黄与之、郭定森、樊子溶、唐梦幻等先后担任主笔。初创时,竹纸印,书版式,日出8页。设有上谕、论说 (1905年8月21日后改称 “言论”)、闲评、时事要闻、附件 (为专登用白话写作的带有思想评论性质的通俗文稿)、广告等栏目。除广告外,每天大约刊登1万多字。最初亲法,刊头有法文 “L'lmpartial” (无私的意思),宗教色彩浓厚; 迁日租界后,又转向亲日。英华在该报“序” 中说: “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牗民智; 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顾维浅陋,既惧且惭。兹当出报首期,窃拟为之序曰: 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报之命名固已善矣。……本报断不敢存自是之心,刚愎自用; 亦不敢取流俗之悦,颠倒是非。总期有益于国是民依,有裨于人心学术。其他乖缪偏激之言,非所取焉; 猥邪琐屑之事,在所摈也。” 它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 “敢言”著称。曾长期与袁世凯顶撞抗争,名满全国。在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南洋、日本、美洲等地设有代派处、代销点60多个。最初日印3800份,3个月后增至5000份,成为当时华北地区一份最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在绅、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1909年7月,该报曾自称: “若说舆论是多数,然则本报销行,实算是京津第一。”1916年9月,英华将该报售予王郅隆。王接办后自任总董,聘胡政之为经理兼总编辑。11月7日后,该报原论说、言论改称评论、社说等。以后成为北洋政府安福系的舆论工具,言论编辑表现为浓厚的亲日色彩,为读者所厌弃,到1920年销数惨跌至每天只印几十份。拖至1925年11月27日停刊。

为您推荐

香港政府公报

香港政府公报 : (TheHongKongGovernment Cazette) 港英政府出版的公告性英文官报。俗称《宪报》。1853年9月24日在香港创刊。为香港政府内部发行的英文周报。其内容包括英国女王命令,香港政府的法..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 : 美、英传教士在中国出版的综合性时事政治报刊。它的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的 《中国教会新报》,1872年8月31日从第201期起改称《教会新报》。1874年9月5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

济川公报

济川公报 : 30年代的四川地方报纸。1931年1月11日在重庆创刊。它是刘湘组织的武德励进会的机关报,其经费也全由该会支付。社址在重庆公园路,始由百子巷合川印刷社印刷,继改由启文印刷局印刷。日出..

湖北政府公报

国民政府公报

国民政府公报 : 国民政府机关刊物。约于1925年7月在广州创刊。初为旬刊。辟有法规、训令、指令等栏目。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迁至南京出版,期数另起。同年6月改为三日刊。1928..

湖南公报

湖南公报 : 民国初年湖南政党报纸。1912年4月在长沙创刊。社址在长沙东长街,后迁洪家井。为对开大型日报。经费由共和党提供。创办人为贝元澂(允昕)、任戆忱、黎锦熙,主持人贝元澂,经理李葆霖,总编..

临时政府公报

临时政府公报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机关报。1912年1月29日在南京创刊。由南京大总统府印铸局编纂。内容为宣布大总统颁行的法令和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央及地方政事,包括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