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逆反心理

    受众逆反心理 :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在一般场合下都与他人相对立的心理倾向。有逆反心理的受众,往往采取与传播者相悖甚至对抗的态度和行为。这种受众极少,更多的是对传播内容怀疑、抵制乃至对立的倾向。称之为“逆反现象”或 “逆反效应”更确当。
造成逆反现象的原因较多,往往是由传播者本身以及传播内容、方式的失当而触发的,是受众对传播的抵制而出现的一种违背传播者意图的现象,也是受众在态度和行为上与传播相对抗的现象。但导致逆反现象除来自传播者方面外,也有来自接受者方面的,主要原因有: 新闻信息或节目内容是不真实的或是虚假的,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过多地重复人所共知的普遍性结论或陈旧观念; 与受众的立场、观点、所处的实际情况相距很远,或者与受众固有的成见相矛盾;在历史转折时期或新的方针、政策开始实行之时,由于宣传不得法,未能很好地改变受众的 “定势错觉”;广告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编辑、播音员等,或因形象、语调引起反感,或因工作作风、品德修养失去威信; 类似这些因素均易引起受众逆反现象。
通过分析逆反现象导致的原因,有利于在传播活动中预防和消除逆反现象的产生,达到预期目的。因之,广播电视传播活动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心理学的原理,宣传报道时力求客观、真实、全面,注意分寸,循序渐进; 提倡受众参与,平等讨论,民主对话,沟通疏导; 尽量避免一边倒、片面、绝对,让受众通过思辨、选择,达到认同。

为您推荐

影响我国消费者的几个心理因素

影响我国消费者的几个心理因素 :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我国消费者除了人类共有的一些心理特征外,还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广告的效果。 其一,传统的轻商观念对广告认..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 指消费者在认知广告和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常见的消费心理活动有:①求名心理。消费者总希望买到优质名牌产品,对名牌产品有一种崇拜心理。②求信心理。一种产品如获得权威机..

广告心理策略

广告心理策略 : 指在广告策划和设计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来进行广告信息传播,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诱导人们顺利地完成消费心理过程。广告活动中常用的心理策略有刺激需求、吸引注意、增进联想、明..

广告的心理学原理

《采访心理学》

《采访心理学》 : 申凡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22万字。全书分上、下两篇,11章33节。第一章绪论,着重论述采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二章记者职业心理特点的形成; 第三章采访..

《广告心理》

《广告心理》 : 日本仁科贞文著,李兆田、任艺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12月出版。该书系日本电通广告系列书之一,其内容集中于 “为制定广告计划所需的消费者心理”这一主题展开。全书共6章。第一..

《中国社会心理的轨迹》

《中国社会心理的轨迹》 : 赵水福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共收入在北京举行的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12篇,除综合调查报告外,收入的有 《电视亚运宣传效果调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