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

    李劼人 : 现代著名作家和四川早期报刊活动家。四川成都人。1891年6月20日生。原名家祥,笔名老懒、懒心、抄公、菱乐、云云等。9岁时因父亲在江西候补,随母亲到南昌。14岁时父亲病故,又回到成都老家。1907年考入华阳中学。1908年又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附属)中学堂,与王光祈、曾琦、郭沫若、周太玄、魏嗣銮、蒙文通、张煦等同学。1911年曾以该校学生代表资格参加四川保路风潮。1912年春从中学毕业,应邀担任成都 《晨钟报》 的采访任务,始改名为李劼人,所撰处女作讽刺短篇小说 《游园会》 在该报分期发表后,受到社会好评。1913年末,随舅父先后在泸县、雅安县政府第三科(教育) 任科长。1915年8月回到成都,用 “老懒”笔名在 《四川公报》 增刊 《娱闲录》 文艺半月刊发表 《儿时影》 等4篇小说。10月6日,《四川公报》更名为 《四川群报》 出版,《娱闲录》 也改刊在 《四川群报》 附张上。他被该报聘为主笔,继而编辑该报副刊和 “国内新闻”,除撰写反袁的短评、杂感等评论文章外,还发表消息和适合报纸刊载的小说。到1918年4月29日 《四川群报》 被封为止,在报上用 “老懒” 笔名共发表短篇小说百多篇,其中包括揭露社会黑暗、鞭挞官吏丑行的系列小说 《盗志》40多篇。同时,又在成都 《国民公报》 发表讽刺投机钻营者的小说 《做人难》 和 《续做人难》 等篇。1918年7月1日,《川报》 在成都创刊,担任该报社长兼总编辑,聘请王光祈、周太玄、曾琦分别担任驻北京、上海、日本记者。特别是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把王光祈发回的大量电讯、通讯和文章在报上刊载,对在四川传播五四精神影响甚大。1919年6月15日,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借 《川报》 地址正式成立,担任分会书记兼书报管理员。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总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被推为 《少年中国》月刊的编译员。7月13日,成都分会机关报 《星期日》 周报在成都创刊,担任编辑并撰写 《 〈星期日〉宣言》、《本报的过去和将来》 等文章,到赴法前共编辑7期。8月末,将 《川报》 职务交给卢作孚、《星期日》 的职务交给孙少荆,即离开成都经上海去法国。年底到达马赛,1920年1月15日抵达巴黎,参加周太玄、李璜主持的巴黎通讯社工作。不久,通讯社关门,他一边作工,一边编辑 《华工旬刊》,并积极向成都的 《川报》、《星期日》、《国民公报》等撰写大量的国际通讯和评论,向 《少年中国》、《少年世界》、《东方杂志》、《小说月报》 撰写文章和小说,以稿费维持生活。先后进过蒙北烈大学和巴黎大学。1924年8月回国。10月回到成都,仍任《川报》 主编,撰写评论,发表 《编辑室的风波》 等优秀短篇小说。不久,报纸遭杨森封闭,他也被宪兵司令部逮捕,关押8天后经卢作孚等人营救获释。继后,在家里潜心翻译和写作。1925年9月,张澜出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他到校担任教授,半年后兼任文预科主任。同年,几个朋友打算办报,为解决印报的纸张问题,他提议集资创办机器造纸厂,后与王怀仲合办嘉乐纸厂,出任董事。1926年春,主编成都《新川报》 文艺副刊,发表 《今日! 今日!》 等文章。1927年5月1日,社会民主党机关报《民力日报》在成都创刊,他受社长孙倬章之邀,担任该报总编辑。6月5日,为赴乐山参加嘉乐纸厂成立典礼,其总编辑一职暂由社长孙倬章兼任。8月15日,专任刷新后的 《民力日报副刊》 编辑。1930年夏,因校长张澜离去,也辞去教授职务。1931年在成都几个中学教书糊口。1933年3月,到重庆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工作,担任民生机器修理厂厂长。1935年5月,辞去厂长回到成都,受任嘉乐纸厂董事长,并 “立志以写小说为专业”。先后创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3卷) 等连续性的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日文艺运动。1937年12月5日,《战旗旬刊》 在成都创刊,为撰稿人之一。1939年1月14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成立,当选为理事。2月16日,会刊《笔阵》半月刊创刊,为该刊编委之一。曾捐款资助地下党油印新华通讯社广播稿,有时还化名撰文在报上发表。5月嘉乐纸厂厂长王怀仲被日机炸死后,以主要精力抓纸厂工作。1941年4月后,出任该厂董事长兼总经理。1943年4月辞职回成都,创办《风土什志》月刊。1947年主编 《四川时报》 副刊《华阳国志》,并撰发刊词。5月9日,成都 《新民报》副刊 《天府》 出版,应约撰写长篇连载小说《天魔舞》。建国后,历任全国和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和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副市长等职。1962年12月24日在成都病逝。其平生主要著作汇集为 《李劼人选集》(共5卷8册) 出版。

为您推荐

熊得山

熊得山 : 著名报刊主编。湖北江陵人。又名康年,字子奇。1906年与胡鄂公等组织辅仁社。1907年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不久加入共进会,旋参加同盟会。1909年回国,与胡鄂公等拟在保定筹组同盟会北方支..

陈望道

陈望道 : 著名马克思主义翻译家、报刊活动家和新闻教育家。浙江义乌人。1891年1月18日生。原名参一、融,别名雪帆、晓风,笔名一介、齐明、佛突、任重、张华、薛凡、焦风、晓风、毕铭、东阜、平沙、..

漆南薰

漆南薰 : 革命经济学家和大革命时期重庆《新蜀报》主笔。四川江津人。名树棻,号南薰。早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12年到成都联合中学学习。1915年东渡日本,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一年后分到第四..

刘半农

戴季陶

戴季陶 : 国民党报刊评论家。祖籍浙江吴兴,1891年1月6日生于四川广汉。原名良弼,字选堂,又名传贤,又字季陶,号天仇,晚号孝园,佛法名不空、不动,笔名散魂、小恒记等。6岁入塾读书。1902年进成都留日..

陈博生

陈博生 : 著名报人、国民党新闻事业负责人之一。福建闽侯人。字渊泉。少年读家塾。1902年留学日本,先读中学,后升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曾参加同盟会的活动。辛亥革命后回国,任国会众议院秘..

刘瀚

刘瀚 : 中国早期无线电专家、中国广播事业的先驱者。河北通县人。字东樵。早年在保定、北京、哈尔滨从事有线电报工作。1916年到北京北洋政府交通部无线电传习所学习无线电报,曾编出《汉字注音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