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生

    陈博生 : 著名报人、国民党新闻事业负责人之一。福建闽侯人。字渊泉。少年读家塾。1902年留学日本,先读中学,后升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曾参加同盟会的活动。辛亥革命后回国,任国会众议院秘书。1918年任北京《晨钟报》编辑,负责国际新闻述评,从此进入新闻界。同年12月,该报改名为《晨报》继续出版,受聘担任总编辑,与总经理林仲易合作,创办《晨报副刊》,发展报纸业务,使该报成为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报纸。1922年因所撰评论袒护在金佛郎案中失职的官员,受到过各方指责。1924年又因攻击冯玉祥所部国民军,遭冯部缉捕。1926年后,所主持的该报依附于奉系军阀。1928年6月5日该报停刊,随张学良去东北。旋游学欧洲,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1930年9月,原《晨报》接受张学良资助,改名为《北平晨报》恢复出版,被聘为社长兼总主笔。1935年何梅协定后,被迫离开该报。1936年5月,担任中央通讯社驻东京特派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中央社总编辑,次年6月被遴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时为重庆《大公报》 “星期论文”栏特约撰稿人,先后发表《敌人的苦恼》、《平沼内阁的动向》、《敌人是没有出路的》、《敌人政治的贫血症》、《近卫新党的前瞻》等文章。1940年10月18日,担任重庆《中央日报》社长,同时兼任中央社总编辑。1942年12月辞去报社社长职务,仍回中央社专任总编辑职。抗战胜利后,曾代表中央社赴日参加在东京湾米苏里号军舰上举行的受降典礼。1946年曾率领国统区的新闻记者代表团赴日访问。1948年任南京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次年6月辞去中央社总编辑职务,专任“立法委员”。1957年8月13日在台北逝世。台湾新闻界在他去世后设立了陈博生奖学金,以奖励成绩突出的青年新闻工作者。译有《马克思经济学说》等。

为您推荐

熊得山

熊得山 : 著名报刊主编。湖北江陵人。又名康年,字子奇。1906年与胡鄂公等组织辅仁社。1907年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不久加入共进会,旋参加同盟会。1909年回国,与胡鄂公等拟在保定筹组同盟会北方支..

陈望道

陈望道 : 著名马克思主义翻译家、报刊活动家和新闻教育家。浙江义乌人。1891年1月18日生。原名参一、融,别名雪帆、晓风,笔名一介、齐明、佛突、任重、张华、薛凡、焦风、晓风、毕铭、东阜、平沙、..

漆南薰

漆南薰 : 革命经济学家和大革命时期重庆《新蜀报》主笔。四川江津人。名树棻,号南薰。早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12年到成都联合中学学习。1915年东渡日本,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一年后分到第四..

刘半农

戴季陶

戴季陶 : 国民党报刊评论家。祖籍浙江吴兴,1891年1月6日生于四川广汉。原名良弼,字选堂,又名传贤,又字季陶,号天仇,晚号孝园,佛法名不空、不动,笔名散魂、小恒记等。6岁入塾读书。1902年进成都留日..

刘瀚

刘瀚 : 中国早期无线电专家、中国广播事业的先驱者。河北通县人。字东樵。早年在保定、北京、哈尔滨从事有线电报工作。1916年到北京北洋政府交通部无线电传习所学习无线电报,曾编出《汉字注音字母..

陶行知

陶行知 : 著名教育家和报刊活动家。安徽歙县人。1891年10月18日生。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笔名何日平、不除庭草斋夫。1906年入本县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学习,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