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论读书

张謇论读书: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

清光绪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筹建通州(今江苏南通)大生纱厂。毕生致力实业和教育事业。是近代立宪派领袖,后转向共和,并组织统一党。“五四”时期,反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晚年对家乡南通的建设贡献尤多。着有《变法平议》、《张季子九录》、《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等。

在江苏南通市东南有啬园,是其墓园,又称“啬公墓”,后改名南郊公园。内有环溪映山楼、吟书屋等名胜。张氏曾在近代科学、学术思想的影响下,阐释我国传统的学问,并同近代科学相对照映证。他说,《易》、《礼记》、《论语》、《孟子》当哲、名、教育学,《书》当历史地理学,《诗》当音乐、动植物学,《春秋三传》当法律、外交学,《周礼》当政治、经济、农工学,《仪礼》、《孝经》当修身伦理学,《尔雅》当国文学。

认为读中国传统的经籍同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是有相当关联的,是可以彼此沟通的。

为您推荐

龚自珍论读书

龚自珍论读书: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思想家、文学家。早年从外祖父段玉裁研读经学、金石学和训诂学。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后辞官南下。客死丹阳云阳书院。晚年支持林则徐禁烟,建议加强战..

程颐论读书

程颐论读书:程颐少年时与其兄程颢从周敦颐读书,“力学好古,安贫守节。”毕生主要活动为讲学着书。认为读书先须立志,继需刻苦、有恒。“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粹言》)“..

孙庆增论读书之乐

孙庆增论读书之乐:孙庆增(1692-1767)字从添,号石芝。江苏常熟人。清藏书家。诸生。有上善堂藏书1万余卷。所着《藏书纪要》被誉为“整个十九世纪唯一的一部向私人藏书家交代藏书技术的参考书”(谭卓垣《清代图书馆发展史..

张载论读书

颜元论读书

颜元论读书: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朝思想家、教育家。幼习儒家经典,又好医学、术数等。11岁始学时文,19岁中秀才。因家道中落,放弃举业,专攻兵法、医学,披阅《通鉴》,“远迈宋儒直追三代经世之学..

胡瑗论读书

胡瑗论读书:胡瑗(993-1059)字翼之,祖籍江苏,生于安定(今属陕西),世称安定先生。北宋教育家、学者。自幼刻苦自学,7岁即能为文,13岁已读完儒家经典《诗》、《书》等。青年时代为避世俗纷扰,专心就学,乃与好友孙明复、石守道一并..

波普尔读书

波普尔读书:卡尔·波普尔(1902- ),当代西方哲学家。生于维也纳。从小对哲学和科学就有浓厚兴趣。1918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获博士学位。二战后移居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主要着作有《研究的逻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