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增论读书之乐

孙庆增论读书之乐:

孙庆增(1692-1767)字从添,号石芝。

江苏常熟人。清藏书家。诸生。

有上善堂藏书1万余卷。

所着《藏书纪要》被誉为“整个十九世纪唯一的一部向私人藏书家交代藏书技术的参考书”(谭卓垣《清代图书馆发展史》)。书中所论图书之宝贵与读书之乐趣,颇饶情趣,令人回味:“夫天地间之有书籍也,犹人身之有性灵也,人身无性灵,则与禽兽何异?天地无书籍,则与草昧何异?故书籍者,天下之至宝也。人心之善恶,世道之得失,莫不辨于是焉。天下惟读书之人,而后能修身,而后能治国也。是书者,又人身中之至宝也。

以天下之至宝而一旦得之,以人身之至宝而我独得之。又不至埋没于尘土之中,抛弃于庸夫之室,岂非人世间一大美事乎?且与二三知已,与能识古本、今本之书籍者,并能道其源流者,能辨原板、翻板之不同者,知某书之久不印刷,某书之止有抄本者,或偕之闲访于坊家,密求于冷铺,于无心中,得一最难得之书籍,不惜典衣,不顾重价,必欲得之而后止。其既得之也,胜于拱壁,既觅善工装订,置之案头,手烧妙香,口吃苦茶,然后开卷读之,岂非人世间一大韵事乎?至于罗列已多,收藏既富,牙签锦轴,麟比星章,不待外求,而珍宝悉备,以此为乐,胜于南面百城多矣。

” 参见 藏书纪要

为您推荐

颜元论读书

颜元论读书: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朝思想家、教育家。幼习儒家经典,又好医学、术数等。11岁始学时文,19岁中秀才。因家道中落,放弃举业,专攻兵法、医学,披阅《通鉴》,“远迈宋儒直追三代经世之学..

胡瑗论读书

胡瑗论读书:胡瑗(993-1059)字翼之,祖籍江苏,生于安定(今属陕西),世称安定先生。北宋教育家、学者。自幼刻苦自学,7岁即能为文,13岁已读完儒家经典《诗》、《书》等。青年时代为避世俗纷扰,专心就学,乃与好友孙明复、石守道一并..

波普尔读书

波普尔读书:卡尔·波普尔(1902- ),当代西方哲学家。生于维也纳。从小对哲学和科学就有浓厚兴趣。1918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获博士学位。二战后移居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主要着作有《研究的逻辑》、《开..

张潮论读书

柳宗元论读书

柳宗元论读书: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于长安。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幼年随母亲读书,四岁即能背诵10余篇古赋。贞元进士,授校书郎,借任职之便广读朝廷藏书。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擢礼部员外郎,叔文败,先后贬..

马雅可夫斯基读书

马雅可夫斯基读书: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苏联诗人。出生于格鲁吉亚。六岁起开始读书,曾“异乎寻常地”迷上了《唐吉诃德》。还喜欢爬到酿酒的坛子里尽兴朗诵诗歌,从而欣赏自己的声调,由此背..

李贽论读书之乐

李贽论读书之乐: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号宏甫、温陵居士,晚居龙湖,号秃翁,福建晋江人。明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举人。授辉县教谕,历官云南姚安知府等。“长七岁,随父白斋公读书歌诗,习礼文。”(《焚书》卷3)一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