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金石堂书店

台北金石堂书店:

台湾的书店一般呈两极发展,一种是巨型的综合书店,一种是小型的专业书店。

金石堂书店是台湾巨型书店的代表。该书店成立于1983年,由台湾具有40年经营史的高砂纺织企业投资。

也是台湾书业界最早突破图书传统经营的形态,开创现代经营观念和模式的现代化书店。先开办于台北汀州路高砂旧厂所在地新盖大楼的地下室,后在重庆南路书店街、忠孝东路、火车站前等地先后开设分店,形成连锁书店的发展态势,迄今已在台北和台中等地形成10余家分店。

主要销售各类台湾版新书,也兼营外文书和音像制品。该书店采取当代大型百货公司式的经营方法,以大面积的营业场地、灵活多变的促销策略、源源不断的新书源,影响着台湾都市人口的文化消费。

该书店在空间分配上,从方便购买者着眼,设置有“宽敞的主通道、副通道,便于顾客穿梭来往;平摆的书架使人手可及;对于书籍分类,以新书专柜、出版社别、作家别与图书分类等方式处理,方便读者找寻。同时,他们更注意促销,定时举办专业书展、新书发表会、作家讲座、畅销书排行榜等”(方鹏程《出版业迅速成长 读书风气渐飘香》)。

并将书店、咖啡厅、服饰店融汇一堂,开创了台湾工商企业界投资于文化事业经营的风气。

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开业之初便取得了出色成功,该书店也获得了“最富创意的书店”之称(于智勇《工商界人士跻身出版业,壮大了文化事业的力量》)。尤其是该书店借鉴文艺界的成例,在图书市场首倡“畅销书排行榜”的做法之后,不仅带动了台湾书业界的“排行”风气,而且也使其“金石堂畅销书排行榜”具有了台湾畅销书的“代表性和可信性”,反映了人们“阅读和购书的现况与趋势”。但对于这种做法,书评界历来保留其意见。

他们指出,所谓畅销的书大都平俗浮浅,如果以排行榜的形式加以引导,那就会影响读者质量,进而“误导”社会阅读走向。该书店对1989年1月至11月前200名的畅销书所进行的统计表明,在台湾销路最畅的五大类图书是:经营、短句式文集、心理分析、生活和大陆文学书籍等。该书店还在台湾举行选举“出版界风云人物”、“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和“十大新闻”等票选活动。

从1989年起,金石堂书店又称“金石堂文化广场”。

由该书店首创的经营模式,在台湾书业界导致了“图书零售业”的革命,从而“使得读者有最快最新的图书出版资料,也有更舒适方便的购书空间”,将在台湾文化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为您推荐

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出版时间:1989-10 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 评论集。欧阳子著。1976年4月台北尔雅出版社初版。本书除前言外,收入《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台北人〉之主题探讨》、《〈永远的尹雪艳〉之语言..

台北狂想曲

出版时间:1989-10 台北狂想曲 : 散文集。颜元叔著。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2月初版。本书除自序外,收入《软体外交》、《倒塌的根由》、《恻隐之心有人无》、《中国“圣经”》、《开学如开锣》、《多则为患》、《..

台北重庆南路书店街

台北重庆南路书店街:是台北历史悠长的书店街之一,集中了大量书店、书摊和文具店。形成于五六十年代。据台湾小说作家朱星鹤(1936- ,湖南湘乡人)1976年前后的统计,则如从忠孝西路口右边第1家台湾书局起算,重庆南路右侧有书店..

台北牯岭街书摊街

台北金石堂书店

台北金石堂书店:台湾的书店一般呈两极发展,一种是巨型的综合书店,一种是小型的专业书店。金石堂书店是台湾巨型书店的代表。该书店成立于1983年,由台湾具有40年经营史的高砂纺织企业投资。也是台湾书业界最早突破图书传统..

《台北人》

《台北人》 : 短篇小说集,著名小说家白先勇的代表作,1971年出版。包括《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花桥荣记》、《思旧赋》、《游园惊梦》等14篇,每篇独立成章,各篇之间又有内在联..

台北举办“书香市集”

台北举办“书香市集”:是1988年春节期间由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和台湾15家着名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图书盛会,2月6日至2月29日在台北举办。其特点是:(1)书价便宜。图书全部5折,文具礼品一律6折。(2)赠奖丰富。购满200元台币图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