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末刘鹗编纂的《铁云藏龟》。
刘鹗(1807-1909),字铁云,号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商时代的文字,因其与卜占祭祀有关,又称卜辞,它是研究我国商代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光绪年间,前所未见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1899年为学者王懿荣首先认识。
刘鹗当时与王氏相识,两人都酷爱古董,并多方设法收买甲骨。
王氏去世后,刘鹗从其后人手中买到王氏收藏的1000多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又多方收集。到了1903年时,共收买到5000多片。
故刘鹗既是早期甲骨文的收集者,也是所得最多的一人。刘鹗在其所藏的5000余片甲骨中选择出字迹清晰、完整者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一书,是年由抱残守阙斋石印出版。
这是甲骨文第一次汇集而成的专书,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全书共6册(卷),272页,对我国的文字研究及历史考古方面都产生过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