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滋味长

读书滋味长:

李春林着。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书评文丛》之一。李春林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现为光明日报社记者兼编辑、《书摘》月刊副主编。

着有《大团圆——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等。他认为,对于他所从事的职业,日常接触的都是新东西,“整天在热闹场中,偷闲读一点旧书或相对冷僻的书,犹如饮一副清凉散,这也许正是一种心理补偿或心理平衡”(《读书滋味长》后记)。

曾自述逛书摊的乐趣在于使买书生活化了,譬如“在家庭附近,在离单位不远,在乘公共汽车换车的地方,在青菜萝卜旁边,都能随意地挑选自己喜欢的新书”;譬如“在书摊上买到一本好书”,这种意外的收获“总能勾起一段有味的回忆”;譬如专心致志于“像江海中的块块绿洲,闹中取静”的书摊。而随时随地、随趣随意的读书,则使读书本身也生活化了。因而他说:“让生活本身充满文化意味和乐趣,这既是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们生活的最高的美的境界。”(《逛书摊的乐趣及其他》)本书即是他读旧书和冷僻书的笔记及其读书生活化后的思考记录。共收入43篇,大多篇章此前已在报刊上刊登过。其中如《序跋断想》中提出:“序跋在书中的地位,犹如诗和印在文人画中的地位”,“序跋的功能便是以文会友”,“先读正文后读序跋,就像饱餐一顿后饮一杯清茶”诸论,就颇有见地。

《抽烟与读闲杂书》中则献议:“奉劝与我有同样限制的烟友,在无聊而不能抽烟的时候,也能弄一本闲书杂书来读。”而在《还是读书滋味长》中则犀利地质询:“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读书人,读书人贵在专注,贵在对物质享受适可而止,如果让口舌滋味长过读书滋味,那何必来当读书人?”至于《岂能责怪读书人?》一文则更是坦陈直言:“读书有没有用,知识值不值钱,历来不是读书人自己能决定的,这也正是读书人的悲哀。”可见其文风格泼辣、立意高远,已非寻常书话作品所堪比。

为您推荐

读书滋味长

读书滋味长:李春林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书评文丛》之一。李春林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光明日报社记者兼编辑、《书摘》月刊副主编。着有《大团圆——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等。..

读书笔录

读书笔录:汪耀华着。学林出版社1991年出版。汪氏系浙江萧山人。以幼年体弱,自小与书本作伴。1978年考入上海新华书店发行学校。1982年起述职上海新华书店图书宣传科,负责编印书目和组织图书推广活动。1980年起开始投稿,以..

快乐的读书人

快乐的读书人:隐地着。台北尔雅出版社1975年初版。为《尔雅丛书》第10种。本书收录45篇随笔。记录了一个读书人的生活经历和读书的欢乐。隐地为台湾书业界资历颇深的编辑之一,曾先后在《纯文学杂志》、《青溪杂志》、《..

读书与品书

读书心态录

读书心态录:林非(1931- )着。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林氏原名濮良沛,江苏海门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多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鲁迅研究室主任,并担任中国散文学会..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等着。三联书店1986年出版。该书作者有的曾给毛泽东管理过图书报刊,有的曾与毛泽东有过多次接触。全书由《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与逻辑学》、《读鲁迅着作》、《古籍新解、西为今用》、..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叶灵凤(1905-1975)着。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共3集。叶氏原名叶韫璞,笔名灵凤。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25年加入创造社。先后编辑过《洪水》、《幻洲》、《现代小说》、《现代文艺》等刊物,以后在泰东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