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主: 于音古代乐教术语。《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旋,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可知“声”、“音’”、“乐”内涵有别:乐是包含音乐在内的诗、歌、舞的统一体;音仅指音乐、歌曲;声则指构成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即宫、商、角、徽、羽五声。其产生过程为:物——心——声——音一一乐。
- 欢迎来到文学网!
秦王破阵乐: 又名破阵乐。唐代军中乐舞。发展为歌舞大曲。《唐会要》卷三十三:“贞观元年正月三日,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之曲。太宗谓侍臣日:‘朕昔在藩邪,屡有征伐,世间遂有此歌,岂意今日登于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
排肃: 古代吹奏乐器。原称萧。《世本》:“萧,舜所造。其形参差像凤翼,十管,长二尺。”《博雅》:“萧,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 底。”《三礼图》:“无底者谓之洞萧。”汉、唐以来石刻、壁画及随葬陶涌中常见吹奏排萧..
乐户: 古指从事音乐、曲艺演奏和传授的人。《隋书·裴蕴传》:“大业初,考绩连最。杨帝闻其善政,征为太常少卿。初,高祖不好声伎,遣牛弘定乐,非正声、清商及九部、四舞之色,皆罢遣从民。至是,蕴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齐、梁、陈..
清乐大曲: 古代乐教内容之一。艺术性为唐代大曲之最。唐大乐署规定,乐工学一曲清乐大曲需六十天,而学“宴乐”或西凉、龟兹、疏勒、高昌、安国、天竺等大曲;只需三十天。曲式一般由“散序”、“歌”、“破”三部分组成。..
变则新: 古代艺术教育术语。清李渔认为才人所撰诗、赋、古文,与佳人所制锦绣花样,无不随时更变,“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至于传奇一道,尤是新人耳目之事”以闲情偶记·演习部·变调》)。主张学书学画者,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