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乘: 东汉学者。字世游,号徽君,颍川鄢陵(今属河南)人。少时为县衙门
卒。郭泰见其有才气,劝入学深造。遂至太学,受雇于诸生,随之就学,后能讲论经学。自感身分卑下,每于讲学之时,常择下席就坐。诸生以至博士因其经术造诣颇深,均屈尊下席,询问求教。故太学中渐形成以下座为贵的习俗。官府征辟,均以辞谢,终不为官。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傅嘏(209—255): 三国魏学者。字兰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南)人。弱冠知名,魏司空陈群辟为掾,正始初官尚书郎、黄门侍郎。因讥弹何晏而免职。后为司马懿从事中郎,任河南尹,迁升尚书仆射。善言名理,尤好论才性,主“才性同”说。..
高诱: 东汉学者。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少时从同郡卢植受业。建安十年(205)被辟为司空掾,任濮阳令。建安十七年(212)任河东太守。认为“人性无不善,而情欲害之”。圣人者,“能返其性于初也”(《淮南子·俶真训注》)。力倡尊师重教..
杜怒(198—252): 三国魏学者、官员。字务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太和中为魏散骑黄门侍郎。后迁御史中丞,复出为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后贬为庶人,徙章武。主张明考课之法以加强官吏队伍的建设。认为仅推行风俗教化,不能..
仲长统(180—220): 东汉思想家。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少时好学,博览群书,擅长文辞。敢直言,不矜小节。州郡每有召命,均称病不就,有“狂生”之名。后被举为尚书郎,于丞相府中参与军事。著《唱言》三十四篇,今仅存片断。..
王肃(195—256): 三国魏经学家、官员。字子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历官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侍中、河南尹、太常等。博通经籍,宗贾逵、马融,作《圣证论》,讥郑玄之学,世称“王学”。自汉末至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