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潮:历史剧兴起繁荣与抗日战争民族主义情绪高潮直接联系,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全民族关注与探索的问题,围绕这一中心,出现“重新认识与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思潮,戏剧领域历史剧创作高潮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出现。现实原因是由于在国民党法西斯统治下,剧作家失去了公开抨击时弊的自由,只有采用历史题材,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现实的政治功利性,借历史的“人”来表现现实“人”的思想感情心理,集中于政治意识,现实政治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剧创作的总主题,郭沫若《虎符》,阳翰笙《天国春秋》,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阿英《碧血花》,于伶《大明英烈传》。一起构成了现代戏剧史上历史剧创作高峰。
为您推荐
出版时间:1993-09 创作家和白日梦 :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著,写于1908年。弗洛伊德是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并且同样具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巴尔扎克创作论》:杨昌龙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4万字。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艺术,提出了现实主义整体论的观点。分4部分。一、莽撞学步,分析巴尔扎克成功前的三次失败和其中蕴含的成功因素。..
《莎士比亚历史剧故事集》:[英]奎勒-库奇改写。汤真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3月版。收入根据莎士比亚11部历史剧改编的历史故事:《科利奥兰纳斯》、《裘力斯·凯撒》、《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篇》、《..
文学创作心理学 : 概论性文学创作心理学著作。А.Г.科瓦廖夫著。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出版社1960年出版。中译本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程正民译。А.Г.科瓦廖夫(А. Г.Ковалёв),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
出版时间:1985-10 创作方法 : 又称“艺术方法”。指作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所遵循的认识现实生活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根据他对现实生活的观点和认识,凭借他所接受的艺术传统和个人..
出版时间:1985-10 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 : 亦译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苏联“拉普”派在创作上提出的一个错误口号。“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1929年“拉普”的评论刊物《在文学岗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