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文学)

大众化:

又称“群众化”。指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艺作品的要求。文艺的大众化要求文艺作品表现出广大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便于广大劳动群众接受、掌握和流传。文艺大众化作为一个明确口号的提出,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勃兴后,文艺大众化问题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三十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成立文艺大众化问题研究会,开展了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鲁迅、瞿秋白、蒋光慈等曾着文探讨了这一问题。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后,大众化问题遂由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所代替。但它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及其具有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仍然是大众化的核心问题。

为您推荐

台湾光复前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光复前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 台湾新文学运动初期,创导者们曾关注文艺的平民化和普及问题。最初提倡白话文的一批文章,如1923年发表的黄呈聪的《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强调白话文的一个新使..

文艺大众化运动②

文艺大众化运动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左翼作家为了促进文学与人民大众相结合所展开的活动。革命作家在对反动文艺思想的斗争中,要坚定地捍卫文艺为革命的政治服务的方向。而要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方向,必须使创作和..

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为..

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学)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了全国文艺界的广泛欢迎。1936年初左联宣布解散。同年10日,文艺界各派作家、艺术家,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人为..

军事文学(文学)

军事文学:指以围绕战争而展开的军人的战斗生活、日常生活以及与战争有关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它以表现人民军队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献身精神作为基本的主题。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梁三老汉(文学)

梁三老汉:【介绍】: 柳青着长篇小说《创业史》中的人物。在旧社会,他在终南山麓蛤蟆滩为自家致富勤俭奋斗了三十年,却屡遭失败。土地改革后,当他正全力以赴个人发家时,养子梁生宝却带头走合作化道路,使他大失所望,乃至气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