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文学

    俄罗斯族文学 : 中国俄罗斯族,其先辈是在清代从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中亚一带迁徙而来,约3000余人(1982)。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新疆。中国俄罗斯族有不少人兼通汉语、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
  俄罗斯族文学受其固有文学传统的影响,风格比较粗犷豪放。口头文学中,歌谣及民间故事颇为丰富。歌谣有抒情歌、舞蹈歌、习俗歌等。其中习俗歌又分为婚礼歌、丧礼歌等,婚礼歌《飞去的燕子》唱出了亲人对姑娘出阁离去时的惜别心情。而姑娘安慰年迈的双亲及难舍难离的姊妹的歌则由宾客代唱。出嫁的新娘如果是孤女,客人还要以孤女及其故去的母亲的口吻,唱出表达母女此刻互相思念的民歌《孤女的婚礼》。这些作品除文学价值外,还具有民俗学价值。《孩子与小鸟》这首民谣,通过被捕捉的小鸟与孩子的对答,表现了俄罗斯族人民"宁栖风雪枯枝","不图金丝樊笼"的爱自由、爱民主的民族性格。情歌多乐观豪放,热烈的感情通过幽默诙谐的调侃或爽朗明快的表白加以传达。民间故事有历史故事、神奇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等。其内容除反映历史,歌颂勇士,讽刺暴君之外,有的还通过日常生活琐事来歌颂劳动人民善良敦厚、团结友爱的品质。如《老哥俩》就是一篇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朴实生动,饶有风趣的作品。它通过兄弟妯娌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彼此瞒着互送粮食,结果双方都白费力气的情节,寓教于谑,颇具喜剧色彩。民间谚语、谜语、笑话、讽刺小品等更渗透着俄罗斯族人民的幽默和风趣。
  俄罗斯族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斗争中,还创作过不少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和新民歌,如《勇敢去战斗》、《凯旋》、《我爱祖国》、《新栽的白杨》等等。有的雄浑豪迈、慷慨激昂;有的感情深沉,风格细腻;都表现了俄罗斯族人民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无比热爱。

为您推荐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 现代儿童文学刊物。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创办。1963年10月创刊于北京。当时由国内儿童文学界知名人氏叶圣陶、华君武、任虹、严文井、张天翼..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 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受特定的读者对象所决定,写给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与写给成人阅读的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但要求作品的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精练,..

鄂温克族文学

鄂温克族文学 : 鄂温克族约 19000人(198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讷河县。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州语支,无文字。牧区兼用蒙语蒙文,农区兼用汉语汉文和达斡尔语。口头文学有神话..

鄂伦春族文学

独龙族文学

独龙族文学 : 独龙族有4000多人(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文学样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尚处..

侗族文学

侗族文学 : 侗族有 142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于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以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和宣恩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1958年创制新文字,通用汉文。侗族文学包括侗语民歌、汉语民歌、..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 : 指东北地区在日本统治时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沦陷达14年之久。日本侵略者在此期间扶植傀儡政权,一面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