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文学

    鄂伦春族文学 : 鄂伦春族约4000余人(1982)。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一带。过去主要从事游猎。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洲语支,无文字,使用汉文。文学以口头创作为主。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作品内容反映鄂伦春人的民族历史、社会面貌、狩猎生产、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是古老的族源神话。恩都力莫里根有化万物为生灵的本领,他用飞禽的骨头和肉,先做了10个男人10个女人,又做了一百对男女。男女互相结合,后代成了鄂伦春人。《阿依吉伦和伦吉善》、《白衣仙姑》和《吴达内的故事》等,反映了鄂伦春先民对人类起源的认识,对其祖先的生活、英雄人物的事迹也有生动的描述。传说《嘎仙洞和窟窿山的传说》、《兴安岭和甘河的传说》等,歌颂了鄂伦春人的勇敢和智慧。故事《乌娜杰逃婚》、《白嘎抗山的故事》、《奇他哈头上的黑羽毛》、《卡拉车赫杀犸猊》、《吴成贵莫日根》等,内容朴实,寓意深刻。鄂伦春人长期从事狩猎生产,对各种野兽的习性,都有细致的观察,他们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许多动物故事。
  鄂伦春是能歌善舞的一个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许多新民歌,歌唱鄂伦春人的新生和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大量的传统民歌反映社会交往、男女爱情、婚丧嫁娶以及狩猎生产等内容,如《我生长在兴安岭》、《河岸上的百灵鸟》、《我们高兴地跳起来吧》、《喜欢》、《探心》和《在高山上》等,都深为鄂伦春人所喜爱。


为您推荐

独龙族文学

独龙族文学 : 独龙族有4000多人(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文学样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尚处..

侗族文学

侗族文学 : 侗族有 142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于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以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和宣恩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1958年创制新文字,通用汉文。侗族文学包括侗语民歌、汉语民歌、..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 : 指东北地区在日本统治时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沦陷达14年之久。日本侵略者在此期间扶植傀儡政权,一面实行..

德昂族文学

东乡族文学

东乡族文学 :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东乡族自治县,约27万9千余人(1982)。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东乡族文学主要为民间口头文学,有民歌、叙事诗、传说、故事等。民歌中的东..

纳西族文学

纳西族文学 : 纳西族有24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邻近各县,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和西藏的芒康县也有分布。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象形文字东巴文和标音文字哥巴文。中华人民共和..

仫佬族文学

仫佬族文学 : 仫佬族约 9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宜山、柳城等县。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无文字。多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其文学以民间口头文学为主,有神话、传说、故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