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新闻(新闻)

中性新闻:即中性报道,中国新闻工作者在80年代新闻改革中提出的概念,指只提供翔实全面的新闻事实而不明确表示报道者倾向的一种报道方式。有的研究者概括这种报道的特点是:既报道成绩、优点,也指出问题,缺点;既描写光明,也揭露黑暗;既讲正面、又说反面。新闻改革中研究的“全息摄影式报道”、“多侧面报道”,同“中性新闻”相似。关于这一类报道,新闻界看法尚不一致。有人认为,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生活是多侧面的矛盾体,将事实原原本本摆在读者面前,是非自有公论,这样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适应新闻工作特点,“中性新闻”值得提倡。有人则认为,新闻报道必须有鲜明的倾向和明确的是非,“中性新闻”不宜提倡。

为您推荐

报喜不报忧(新闻)

报喜不报忧:一种错误的新闻政策、新闻观点和新闻报道模式,持这种政策和观点及以这种模式从事新闻报道的人,主张新闻报道对现实生活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只能报道成绩,不能进行揭露和批评。刘少奇对此曾进行批评和分析,指..

新闻自由(新闻)

新闻自由: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创办新闻事业的自由,报道消息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和批评自由等。新闻自由的思想首先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兼政论家弥尔顿提出的,其后法国启蒙学者的著述中多所阐述。在17、18世..

有闻必录(新闻)

有闻必录:一种早期资产阶级新闻学观点,意指只要有人讲过或见之于其他文字材料的事情,采访者即可持之为据,照录报道,而不对所报事情的真假负责。这种观点是19世纪一些报社为保护自己的新闻报道不受社会干预、解脱社会责..

事实为政治服务(新闻)

中性新闻(新闻)

中性新闻:即中性报道,中国新闻工作者在80年代新闻改革中提出的概念,指只提供翔实全面的新闻事实而不明确表示报道者倾向的一种报道方式。有的研究者概括这种报道的特点是:既报道成绩、优点,也指出问题,缺点;既描写光明,..

“媒介即信息”论(新闻)

“媒介即信息”论: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于1964年出版的传播学论著《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的中心论点。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传递的真正“信息”是它将传递的内容。换言之,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将传递什..

“两广总督”(新闻)

“两广总督”:中国当代名记者陆诒提出的对记者的要求。第一要广结报缘,即与各家报纸(无论其政治倾向如何)结缘,相互沟通情况。第二要广结人缘,结交各方人士、专家、权威、政要、三教九流,均可结交,使自己消息灵通,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