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导向(新闻)

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地说,舆论导向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二是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三是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舆论导向的主体(即承担者)是大众传播媒介、社会知名人士、各种社会组织的领袖人物等。舆论导向之所以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由舆论的社会功能决定的。正向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向舆论则对社会发展起着破坏和阻滞作用。重大的社会舆论能造成一场社会运动,产生推动或阻碍历史发展的重要变革。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疏导、抑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优化社会的宏观控制;同时,它又是调节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微观社会管理的杠杆。舆论导向的基本准则是:1.党性原则。它解决的是站在什么立场上、为什么人进行舆论导向的问题。2.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它是指要以人民自己创造的业绩教育人民,把人民的思想感情引导到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3.真实性原则。即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4.分流原则。所谓分流,就是将社会上自发形成的各种舆论引向各自不同的方向,从而使舆论的消极影响减少而积极影响增加。进行舆论分流的主要方法有:把握主流、因势利导、转移注意、适当渲泄、保持沉默。5.有度原则。即要在宣传中把握达到最佳宣传效果的数量界限。6.平等原则。首先,在新闻宣传的形式上要体现平等;其次,在新闻宣传的内容上要体现平等;再次,在新闻宣传的手法上要体现平等。

为您推荐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 : 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高度重视报纸的批评监督作用,提出报刊有义务监督社会活动家,监督党的领导机构和领袖人物;报..

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 : 指新闻机关和新闻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有倾向性的反映与引导。也就是新闻舆论的导向。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十分重视舆论导向。正确地把握好舆论导向,要求:一要掌握好党的路线、方..

“舆论一律”

“舆论一律” : 50年代在辩驳舆论“一律”、“不一律”问题时的一个提法,指不许一切反革命分子有言论自由和发表反革命意见。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言论出版自由问题上对待敌我矛盾采取的..

舆论一律(新闻)

阶级舆论工具(新闻)

阶级舆论工具:关于新闻事业性质与功能的一种认识观点,它介于“阶级斗争工具论”与“社会舆论工具论”之间,强调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表达舆论的一种物质媒介。这一观点的特点是,它既说明了新闻事业作为一种舆论..

社会舆论工具(新闻)

社会舆论工具:关于新闻事业性质与功能的一种认识观点,强调新闻事业是传播新闻信息、表达社会舆论的一种物质媒介。马克思早在1850年就曾把报纸比做“社会舆论的纸币”,揭示了报纸在社会中的舆论流通作用。我国新闻界是..

阶级舆论(新闻)

阶级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舆论。阶级舆论是由有着共同的经济地位的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利益要求所产生的共同意志、意见和呼声。舆论战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舆论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