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 : 指新闻机关和新闻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有倾向性的反映与引导。也就是新闻舆论的导向。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十分重视舆论导向。正确地把握好舆论导向,要求:一要掌握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要把握好国内外的形势及发展趋势;三要把握住受众的心理;四要抓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与热点问题;五要采用正确恰当的报道形式与方法;六要选准适宜的报道时间与时机。另外,在对重大问题的报道,对敏感问题的报道和批评性报道等方面,舆论导向的作用较大,要慎重并严格执行有关新闻宣传的原则和纪律。

为您推荐

舆论一律(新闻)

舆论一律:毛泽东为批判胡风在一则编者按语中首次提出的词语。1955年5—6月《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三批材料,公开披露中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诗人胡风同他的朋友之间的私人通信,胡风在一封信中对于掌握舆论阵地的某些党的负..

阶级舆论工具(新闻)

阶级舆论工具:关于新闻事业性质与功能的一种认识观点,它介于“阶级斗争工具论”与“社会舆论工具论”之间,强调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表达舆论的一种物质媒介。这一观点的特点是,它既说明了新闻事业作为一种舆论..

社会舆论工具(新闻)

社会舆论工具:关于新闻事业性质与功能的一种认识观点,强调新闻事业是传播新闻信息、表达社会舆论的一种物质媒介。马克思早在1850年就曾把报纸比做“社会舆论的纸币”,揭示了报纸在社会中的舆论流通作用。我国新闻界是..

阶级舆论(新闻)

国际舆论(新闻)

国际舆论:通常指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的共同意见。国际舆论的出现仅仅是本世纪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垄断了国际事务,整个世界只有一种声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

潜在舆论(新闻)

潜在舆论:指公众没有公开表达,只在私下散布与传播的社会意见。潜在舆论一般在分散的、无组织的公众中,以潜伏状态存在着。与公开舆论相比,它的舆论群体分散,不易被认定。潜在舆论的内容多属社会不容公开议论的内容,如..

舆论(新闻)

舆论: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构成舆论的三要素是:1.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有争议的公共问题,这个问题与人们的现实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的相关程度足以引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