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成长》

    《大地的成长》 :

故事梗概:农夫艾萨克孤身来到北部荒原开垦沉睡的处女地,他以钢铁般的意《大地的成长》中译本志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劳碌、流汗耕耘,终于建起了自己的农庄,拥有自己的牲畜群。在此期间他同生命力旺盛但虚荣浮华的兔唇村姑英格尔结婚,生下两个儿子。在英格尔分娩女儿时,发现女婴亦是兔唇,于是她背着艾萨克将女婴掐死。杀婴罪行被揭露,英格尔被判8年徒刑。待到英格尔服刑期满从城里归来时,她已治好兔唇,不但衣着入时而且擅长经营之道,原来监狱竟是一所城市化的大学校,将她由村姑熏陶成了城里人。在英格尔的怂恿下,大儿子埃勒索尔开采铜矿,后又接手经营商店。然而城市文明带来的并不都是财富,也带来了灾难。埃勒索尔一味贪图物质享受,追求财富却没有学会创造财富,他弃农开矿、从商都因贪得无厌和经营不善而告失败,欠下一大笔债,只得远走高飞移民美国躲债。二儿子塞维尔决心扎根土地、立志务农,要将父亲的劳动业绩发扬光大、继承下去。小说以这样的景象收尾:夕阳下,艾萨克手里撒出一颗颗黄金般的麦种,二儿子跟在他身后耙地。森林和田畴都在旁边观望着这父子两代人。黄昏来临,辛劳的一天已过去,大地将迎接明天新的耕耘。

这部作品浸润着作者对土地和古老的甚至是原始的农业文明的热爱,也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回归自然的由衷赞美。作品分别用“开发铜矿”“开办商店”作为工业化和商品化的象征。这两大象征固然使穷乡僻壤的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然而也带来了把人异化成为非人的劳动力和将文明物化为利益追逐的严重后果,以致亲情、爱情、友情统统变味走样,人与自然的和谐亦转变为毁灭式的掠夺。作者痛心疾首地提出了这些问题,然而对前途的主张却是虚妄的反文明、反社会、反人类的主观空想,是想把未来扭回到过去的复古主义,是一股逆人类发展潮流的反动思潮。

作品艺术成就还在于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农夫,一个与土地和粮食息息相通的劳动者,并且以这样一个农夫作为全书的主人公,这在欧美文学作品里凤毛麟角,欧美作家往往缺少这样亲身长期饱尝艰辛的实际生活的磨练。

1920年,《大地的成长》获诺贝尔文学奖。

为您推荐

序曲,或一个诗人心灵的成长

序曲,或一个诗人心灵的成长 : 英国自传体长诗。华兹华斯(见“丁登寺”)著。写于1799和1805年间。生前一直不时地修改,没有发表,直到1850年去世后才分为14章首次发表。有1805年手稿排印本和1850年版。 在《序曲》中,作..

《在战斗里成长》

《在战斗里成长》:胡可着。外文出版社1955年3月英文版。5.2万字。4幕话剧。通过一个贫农家庭的生活遭遇,反映中国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阶级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剧本叙述贫农赵老忠的田地被地主杨有得霸占,他万分气愤,服..

战斗里成长

战斗里成长 : 四幕话剧。胡可编剧。发表于1950年《人民文学》第1卷第5期。贫农赵钢的父亲被地主活活逼死后,他和儿子赵石头先后参加了八路军。赵石头报仇心切,擅自离开队伍,要参加攻打太原的战役,犯了纪律错误,后经赵..

《名将成长探秘》

《少年大学生的成长》

《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10.4万字。论述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人物通讯,有个人的,有集体的;一部分是少年大学生谈个人在成长..

《孩子成长的系列方案》

《孩子成长的系列方案》:徐寒冬编译。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8月版。14.8万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分阶段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系列方案。方案按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将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这一成长过程划为..

《赖宁成长道路谈》

《赖宁成长道路谈》:副名:写给全国少年儿童工作者。光明日报教育部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版。12万字。编者就赖宁的典型价值、时代意义、他的成长道路给人们的启示等重要问题,阐发了许多新鲜的见解。在阐述赖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