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柏拉,J.

    科尔柏拉,J. :

生于萨翁林纳的一个神职人员家庭。他上过大学,当过中学教师。共发表过4部长篇小说,旨在探讨灾难、犯罪和责任等问题。代表作《芬凯尔曼博士》(1952)讲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演变成“超人”的故事。作品共分3部分,每部分可独立成篇。每部分中的“我”各不相同,有时为“善”,有时则“恶”。作者想以此表明,人要把握住自己是最困难的。《玛尔蒂玛的为人》(1948)的主人公是个有良好愿望的理想主义者,但他在现实社会中分不清是非,产生严重后果时才真正认清自己。《忏悔》(1960)写一位军官经过认真的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同普通人不一样,参加过战争,是个犯下罪行的人。《阵地哨所》(1964)的主人公是个和平主义者,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因此主张“杀掉上帝,革掉他的职”。

为您推荐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 1845年7月4日至1847年9月6日,作者梭罗栖居在瓦尔登湖畔自己亲手搭建的小木屋中,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读书写作,观察自然,度过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的独居生活。 作品中,梭罗把这两年多的林中生活..

雅尔塔尔松,S.

雅尔塔尔松,S. : 曾居住在挪威。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用挪威语创作的长篇小说《高高翱翔的渡鸦》(1934),描写一位艺术家在爱情和事业上的困境。1936年回到冰岛,在首都市立图书馆工作,1943年出任图书馆馆长。雅..

阿道尔夫松,G.

阿道尔夫松,G. : 20世纪60~70年代重要的工人作家。投身文学创作之前曾当过工人、记者、共产党议员。他的四部曲《木鞋之国》(1964)、《穷人的外套》(1965)、《挂着红圈圈的旗杆》(1966)和《夜晚拉提琴的人》(1..

科斯根涅米,V.A.

《斯通家史札记》

《斯通家史札记》 : 小说讲述了一位普通女性黛西的一生。黛西出生在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一个小村庄,出生当日,母亲因产后惊厥而死。父亲沉浸在丧妻的痛苦中,无心照顾黛西,于是她被好心的邻居克莱恩廷带至..

巴洛宁,S.

巴洛宁,S. : 生于维罗拉赫蒂一个贫苦家庭,卒于海门林纳。父亲是鞋匠。巴洛宁当过锯木、渔业、玻璃、油漆和电业等行业的工人。由于他的经历,他作品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长篇小说..

埃德费尔特,J.

埃德费尔特,J. : 曾在龙德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攻读北欧语言,并选修哲学和文学史等课程。1969年被遴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岁时即发表诗集《破晓时的声音》(1923)。诗作优美典雅,描绘精致。其他诗集有《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