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文学

    启示文学 :

《启示录》插图启示文学发展、繁盛于纪元前后数百年间。代表作包括《希伯来圣经·但以理书》(第7~12章),《次经·以斯拉续篇下卷》、“伪经”中的《以诺一书》《以诺二书》《亚伯拉罕启示书》《巴录二书》,“死海古卷”中的《光明众子与黑暗众子的战争》,《新约》中的《启示录》等,其中以《启示录》最具典型性。

“启示”源于希腊文’apokalyptein,意谓“以神谕方式揭开隐蔽的真理”。该内涵规定了启示文学的基本特征:透过各种含义晦涩的异象,借助于“传达上帝启示”,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历史和未来的见解。其见解集中于一点,即“末世论”思想。末世论原是犹太教的神学命题,论述世界末日的境况和世人的最终结局,认为现世的末期已指日可待,届时耶和华上帝将实行最后审判,使义人享永福,恶人永受刑,由弥赛亚建成并统治永恒的国度。基督教继承并发展这些思想,主张宇宙间存在两种超自然势力,分别以上帝(及其圣子耶稣基督)和魔鬼(撒旦)为代表,二者在末世进行最后决战,魔鬼的势力固然强大,最终却被上帝完全制服。上帝派基督再临人间,在世上作王一千年,继而将撒旦投入燃烧着硫磺的火湖里,使之永远受刑罚;随后降下新天新地,由基督开创一个全然公义的新世代,在其中永远称王。

在文学史上,启示文学是先知文学的直接后继。“启示”乃“启示耶和华旨意”之谓,而“启示耶和华旨意”也是先知们自诩的使命。“末世论”集中表现为“耶和华审判日”的概念和对弥赛亚的盼望,它们亦早就出现在先知著作中,如《西番雅书》描绘过“耶和华的日子”,《撒迦利亚书》塑造了“未来的君王”。启示文学还继承了古代先知哀国忧民的深挚感情、犀利悲愤的语言风格,和寓言、异象等表现手法。

然而这种文体一经成型,又表现出全新的文学风貌:内容具有超现实性,矛盾冲突具有宇宙性,文笔具有象征性,署名具有隐匿性。《但以理书》中的“四兽异象”能使读者窥豹一斑地了解启示文学的显性特点:全篇由异象讲述人(“我”)、异象本身、异象解释者(“一位侍立者”)和解释的内容构成,表达了末日审判观念和对弥赛亚的盼望;以异乎寻常的意象和画面暗示真实历史事件,预言犹太人必定克服一切困难,终将成为世界的主人。

《启示录》形成于罗马帝国的政治高压下。作者相信当时已是有史以来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日子,因而必定是末世到来前的最后日子。在此严峻时刻,因遭遇迫害而惶惑悲观的信徒理应得到安慰和劝勉,因为上帝即将亲自介入历史,与恶魔进行殊死决战,使现存世代进入终点,继而开创一个由基督永远称王的未来世代。作者以神异的想象、奇幻的场景和浓墨重彩的笔触告诉信徒:上帝的审判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一切与基督为敌的势力(象征罗马帝国的巴比伦、撒旦或敌基督者)不论外表何等强大,都难逃最终覆灭的命运。新天新地必然降临,基督信仰终必得胜,正义的人们必将拥有光明的未来。上帝审判的日子威严可怖,其后将有金璧辉煌的未来国度从天而降,届时人间的一切苦难均化为乌有,善良人的眼泪必将由上帝永久揩干。信徒期待着那个日子;基督一再宣布,那个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为您推荐

《现代战争启示录》

《现代战争启示录》:张晓林、王春芳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37万字。记述现代战争中的奇闻轶事50余例。选材上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下至1988年波斯湾战争,包括海战、空战、袭击战和谍报战4部分。众多人物栩栩如生..

《鲁布格启示录》

《鲁布格启示录》:卢惠龙着。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6万字。报告文学。反映中国云南鲁布格水电站的建设。鲁布格电站是中国水电行业第一个实行国际招标的工程。日本大成建设株式会社以低于标底43%的优惠条件中标..

《少年启示录》

《少年启示录》 : 济南电视台继《土地忧思录》成功之后拍摄的又一部纪录片。1990年在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专栏节目多次播出,并荣获1990年度“星光奖”一等奖。编导宋是鲁获纪录片“编辑奖”..

《面向世界——国外见闻与启示》

《新闻启示录》

《新闻启示录》 : 浙江电视台录制的电视单本剧。张光照编剧;张光照、戚继导演;黄克敏摄像。获得第5届(1984年度)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单本剧一等奖。全剧以南亚大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

《红楼启示录》

《红楼启示录》:王蒙着。三联书店1991年5月版。14.7万字。《红楼梦》研究专着。包括“《红楼梦》的写实与其他”、“宝玉与黛玉的见面”、“回味起来依然得意”、“关于贾宝玉”、“《红楼梦》的语言与结构”、“情与政..

[圣经]神灵的启示

[圣经]神灵的启示:上帝之灵降临某人。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圣经》里是作为一种方法,来解释先知们宣称未来事件的根据。人们认为先知的预言来自神灵的启示,上帝通过代言人,即先知的口向以色列人转达圣谕。先知启示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