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丛刊》

    《文学丛刊》 : 现代文学丛书。巴金主编,从1935年底至1949年初,陆续出版10集,每集16种,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和评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巴金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后,即着手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曾得到鲁迅、茅盾的支持,先后编入鲁迅的《故事新编》、《夜记》,茅盾的《路》、《印象·感想·回忆》。王统照的诗歌集《江南曲》,郑振铎的文艺论著《短剑集》也收入这套丛书。但这套丛书以编选出版30年代以来青年作家的作品为主,其中不少是他们的处女作或成名作。在这套丛书中出版的当时青年作家的创作,有曹禺的《雷雨》、《日出》,张骏祥(袁俊)的《小城故事》等剧作;有卞之琳的《鱼目集》、臧克家的?对撕印贰?艾青的《北方》、陈敬容的《盈盈集》等诗集;有艾芜的《南行记》、萧军的《羊》、芦焚(师陀)的《谷》、荒煤的《忧郁的歌》、罗淑的《生人妻》、刘白羽的《草原上》、汪曾琪的《邂逅集》等短篇小说集;有何其芳的《画梦录》、丽尼的《黄昏之献》、悄吟(萧红)的《商市街》、吴伯箫的《羽书》、唐弢的《落帆集》等散文创作。《文学丛刊》也收有巴金的短篇小说集《神·鬼·人》、《发的故事》等,散文集《忆》、《龙·虎·狗》等。每集所收以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居多。除创作外,还收有刘西渭(李健吾)的评论集《咀华集》、《咀华二集》等。这套丛书所收作家既有左翼作家,也有进步作家,所选作品艺术上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从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文学的风貌,同时它也体现了编者团结作家,繁荣文学创作的编辑原则。


  巴金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并扶植了一些当时无名而有才华的青年作者,通过他的热情关怀和帮助,使不少青年作者更坚定地走上了文学道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上海成为"孤岛"期间,作家陆蠡(陆圣泉)曾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协助巴金编刊《文学丛刊》。后陆蠡遭日伪杀害,出版社的业务一度停顿。1946年巴金又继续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务。除编辑《文学丛刊》外,同时或稍后还主编过《文化生活丛刊》、《译文丛书》(初为黄源主编)、《文学小丛刊》和《现代长篇小说丛书》等丛书。
  《文学丛刊》坚持10余年,共编选出版了80多位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160种作品,是出版时间持续最久,内容最为广泛、丰富,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较高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重版多次,是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套丛书,对现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1981年4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文学丛刊》选刊10种。

为您推荐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 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

《文学月报》

《文学月报》 : 现代文学期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之一。文学月报社编辑,初由姚蓬子主编,第3号起改由周起应主编。1932年6月10日创刊于上海,光华书局发行。同年12月15日第5、6号合刊出版后(实际愆期出..

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 : 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审美观点一致和创作风格类似,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   文学流派是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

《文学》

《文学遗产》

《文学遗产》 : 现代报纸副刊、文学季刊。专门刊登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论著。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于1954年3月1日,在北京《光明日报》第 3版创办《文学遗产》专刊,陈翔鹤主编。初为双周刊,1954年7月起改为周刊..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 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文艺学的一个门类。广义的文艺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科学;狭义的文艺学,只研究文学。传统的习惯把它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文学

文学 : 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亦称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文学概念的演变  "文学"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早已..